侵佚的意思 | |
词语 | 侵佚 |
解释 | 【意思解释】1.见"侵轶"。 |
组成 | 侵 - 佚 - |
拼音 | [qīn] [yì] |
单字 |
[侵]:侵〈动〉
(会意。小篆字形从人,手(又)拿扫帚,一步一步地扫地。本义渐进)
同本义
侵,渐进也。--《说文》
侵淫豨谷。--宋玉《风赋》
侵淫促节。--司马相如《上林赋》。注渐进之貌。”
又如侵润(逐渐发展);侵寻(渐进);侵淫(渐进的样子);侵寻(范围逐渐扩大)
侵犯进攻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袭侵之事。--《国语·晋语》。注无钟鼓曰侵。”
觕者曰侵,精者曰伐。--《公羊传·庄公十年》
苞人民、殴牛马曰侵
侵qīn
⒈进犯,欺负~扰。~蚀。~害。~吞。入~。
⒉逐渐~减。
⒊
⒋
⒌
①指武装侵略,即以武力对别国主权、领土、财物等进行侵犯、掠夺,镇压、奴役别国人民。
②指对别国进行政治颠覆、干涉内政、以及经济和文化渗透等活动。
侵qǐn 1.短小丑陋。,● 侵qīn ㄑㄧㄣˉ◎ (敌人)进入境内,(外来的或有害的事物)进入内部:侵害。侵吞。侵略。 [佚]:佚 (形声。从人,失声。本义隐逸的人) 同本义 佚民者,独乐其身之民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又如佚老(隐逸的老人);佚民(遁世隐居的人) 行列,通佾 其佚则接芬错芳。--《古文苑·扬雄·蜀都赋》 不当行为;过失 惟予一人有佚罚。--《书·盘庚上》 佚 散失 宣帝之时,得佚《尚书》及《易》、《礼》各一篇。--《论衡》 惟予一人有佚罚。--《书·盘庚上》。传佚,失也。” 牛马畜兽有郊佚者,取之不诘。--《逸周书》 又如佚名;佚书(散失的书籍);佚文(散失的文 佚dié〈动〉通"迭"轮流,更替>《史记十二诸候年表》∶"四国~兴" 佚yì 1.隐遁;不为世用。 2.奔逸;逃亡。 3.指使奔逸﹔使逃亡。 4.安逸﹔安乐。 5.指使安逸;使安乐。 6.放逸;恣纵。 7.过失;错误。 8.失落;散失。 9.淫。参 见"佚女"﹑"佚乱"。 10.通"轶"。超越,超过。 11.通"呹"。迅疾貌。 12.通"昳"。美。参见"佚女"。 13.通"佾"。古代乐舞的行列。 14.姓。春秋有,● 佚yì ㄧˋ◎ 同“逸”。◎ 放荡:淫佚。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侵佚相关的词语
- 侵侵
- 貌侵
- 年侵
- 克侵
- 大侵
- 交侵
- 骄侵
- 进侵
- 临侵
- 冷淋侵
- 贫病交侵
- 驱侵
- 侵害
- 侵害人
- 侵蚀山
- 侵夺
- 侵噬
- 侵灭
- 侵残
- 侵剥
- 残佚
- 沈佚
- 安佚
- 犇佚
- 饱佚
- 丰佚
- 横佚
- 好佚恶劳
- 讹佚
- 遏佚
- 荡佚
- 宕佚
- 遁佚
- 骄佚
- 骄奢淫佚
- 骄佚奢淫
- 久佚
- 虑佚
- 乐佚
- 沦佚
侵佚造句 |
侵佚相关的成语 | |
寒风侵肌 | 形容天气寒冷。 |
贫病交侵 | 贫穷和疾病一起压在身上。同“贫病交迫”。 |
渔夺侵牟 | 渔夺:掠夺;侵牟:侵夺。指掠夺、榨取百姓财物。 |
放僻淫佚 | 肆意为非作歹。亦指肆无忌惮、邪恶不正。 |
好佚恶劳 | 贪图安逸,厌恶劳动。同“好逸恶劳”。 |
骄侈暴佚 | 形容生活放纵奢侈,荒淫无度。同“骄奢淫逸”。 |
骄奢淫佚 | 形容生活放纵奢侈,荒淫无度。同“骄奢淫逸”。 |
骄佚奢淫 | 形容生活放纵奢侈,荒淫无度。同“骄奢淫逸”。 |
仙姿佚貌 | 仙子的姿质,秀逸的容貌。形容女子出色的姿容。佚,通“逸”。 |
以佚待劳 | 多指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让敌人来攻,然后乘其疲劳,战而胜之。 |
侵佚相关的成语分类
- 描写冬天刮风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特别冷的搞笑成语_词语
- 描写南北气候差异的成语_词语
- 描写寒风的优美成语100_词语
- 赞美冬天的风的成语_词语
- 描写寒风刺骨的成语_词语
- 有关于冬天风大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北风的声音成语_词语
- 形容屋里阴冷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冷而热的成语_词语
- 包含侵字的成语_包含侵字的词语
- 包含牟字的成语_包含牟字的词语
- 包含侵字的成语_包含侵字的词语
- 关于人心邪恶的成语_词语
- 形容邪恶的说的成语_词语
- 形容邪恶的手的成语_词语
- 形容邪恶的人的成语_词语
- 形容邪恶势力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人外表正经内在邪恶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一个女人很邪恶的成语_词语
- 包含佚字的成语_包含佚字的词语
- 包含僻字的成语_包含僻字的词语
- 包含淫字的成语_包含淫字的词语
- 形容批评厌恶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厌恶不喜欢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令人厌恶的成语_词语
- 好逸而恶劳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很多人都厌恶的成语_词语
- 包含佚字的成语_包含佚字的词语
- 形容吃榴莲的唯美成语_词语
- 形容喜欢榴莲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榴莲的唯美成语_词语
- 形容榴莲跟人的成语_词语
- 专门形容榴莲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榴莲的成语_词语
- 用好听的成语形容榴莲_词语
- 形容榴莲好吃的成语_词语
- 包含佚字的成语_包含佚字的词语
- 形容一人上太色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一个人口味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很色的人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一个人不色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一个女生很色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人特别色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一个人很邪恶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一个人黄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一个女人很色的成语_词语
- 形容问对人的成语有哪些_词语
- 包含佚字的成语_包含佚字的词语
- 形容精灵的成语有什么意思_词语
- 形容很精灵的成语_词语
- 包含佚字的成语_包含佚字的词语
- 第一个字是以的成语_词语
侵佚相关的词语 | |
侵争 | 【意思解释】1.侵犯争夺。 |
侵斥 | 【意思解释】1.侵犯;侵占。 |
去伪存真 | 【意思解释】1.排除虚假的﹑保留真实的。 |
去势 | 【意思解释】1.即割势。古宫刑,割去男性的生殖器。 2.比喻失去作用。 |
去粗取精 | 【意思解释】1.去掉粗糙的部分,留取其精华。 |
去梯 | 【意思解释】1.后汉刘表之子刘琦,因后母不容,问计于诸葛亮,亮不言。后琦请亮登楼,去梯,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亮乃劝其效重耳居外。见《后汉书.刘表传》。后以"去梯"为说机密话的典实。 |
去杀 | 【意思解释】1.不用死刑。 2.戒杀生。 |
去故纳新 | 【意思解释】1.犹言去旧迎新。 |
去事 | 【意思解释】1.往事。 2.离职。 |
去危就安 | 【意思解释】1.离开危险,达到平安。 |
去失 | 【意思解释】1.丢失。 |
劝侑 | 【意思解释】1.谓劝人喝酒﹑吃饭。 |
劝阻 | 【意思解释】1.亦作"劝沮"。 2.鼓励和禁止。 3.以理相劝并阻止其做某事或进行某种活动。 |
劝百讽一 | 【意思解释】1.《汉书.司马相如传赞》:"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颜师古注:"奢靡之辞多,而节俭之言蛔]。"言相如之赋虽意在讽谏,但终因奢靡之辞多而掩其意。后以"劝尪堣@"指文章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
劝心 | 【意思解释】1.努力进取之心。 |
劝力 | 【意思解释】1.谓鼓劲用力。 2.指努力,勉力。 |
勤杂人员 | 【意思解释】1.勤务员的总称。 |
侵佚相关的成语补全
侵佚相关的成语接龙
侵佚相关的标签
侵佚相关的句子
- 警惕生物入侵 赏析
- 侵蚀着她芳菲的面容,莎士比亚《第十二夜》经典台词,求完整的一句
- 写文章时引用了别人的句子,算不算侵权
- 抵御外敌入侵,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句 ~在线等候~
- 关于反抗外族侵略的名言诗句有哪些
- 女生在说说发表往后余生,愿你无坚不摧,愿你百毒不侵,愿你刀枪
- 比较文艺内涵的句子比如你以为我刀枪不入我以为你百毒不侵或者有时
- 为什么说领土主权不可侵犯
- 女生在说说发表往后余生,愿你无坚不摧,愿你百毒不侵,愿你刀枪
- 描写侵略者可恶的成语
- 佚名的好问的名言警句
- 佚名写的雨中即景作文500字
- 最为深刻的人生感悟 佚名 读后感
- 最为深刻的人生感悟 佚名 读后感
侵佚其他造句 | |
侵陵造句 | 1、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杉树枝头的芽簇已经颇为肥壮,嫩嫩的,映着天色闪闪发亮,你说春天还会远吗? 2、公元前,李广从弟丞相李蔡坐侵陵园,自杀,太子少傅庄青翟继任丞相。 3、外侮侵陵,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 4、颛顼氏衰,共工氏侵陵诸侯,与高辛氏争而王也。 5、外侮侵陵,内容腐败,谁个英雄作主?天乎太瞽!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 6、“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 7、汉武帝自称“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 8、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9、“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在市民的印象中,柳树是公认的报春使者。 10、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我流畅地背完了。 |
侵华造句 | 1、在龙陵城区仍保留了许多日军侵华活动的各种遗迹。 2、二战时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四十九天,最终成为二战的转折点国抗日官兵在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配合下,与侵华日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 3、中新网南京电上午,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4、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华民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 5、在日本侵华这场长达近十年的非正义战争中,这是最为残暴的罪行中的一幕。 6、此时,一名侵华日军中尉井上清一新婚燕尔,正在度蜜月,可归期已至,井上清一在最后两天落落寡欢。 7、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罪恶,真是罄竹难书。 8、日军侵华时,蒋介石不但不抗日,却入室操戈,受到全国人民的唾弃。 9、据中新社消息,中国国家档案局公布了日本战犯藤田茂的侵华罪行自供,其中他承认“作战期间,使令防疫给水班使用霍乱菌,实施了细菌战”。(小学生网) 10、黑龙江省档案馆最新发现的一批档案显示,自至两年时间里,有苏联谍报员被侵华日军“特殊输送”并进行细菌实验,最终死亡。 |
侵吞造句 | 1、他利用职权大肆侵吞国家财产,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2、在中国超过六十种罪名会被判死刑,包括走私毒品和侵吞公款。 3、他照我们的要求花了一点钱,但他却侵吞了大部分。 4、有的因受贿而被判刑,有的因侵吞公款而被判处死刑。 5、美方资金多为蒋氏家族所侵吞。 6、陈水扁被控利用“外交”出访机会侵吞“外交”机密款,供儿子陈致中留学花用,台北地方法院一日开庭审理。 7、这些基金正以惊人的速度被侵吞着。 8、可十二们侵吞寡妇的家产,假意作很长的祷告。这些人要受更重的刑罚。 9、腐败分子大肆侵吞国家财产,过着腐朽糜烂的生活。 10、专家表示,俄罗斯媒体周期性地出现“中国威胁论”,并称中国正在缓慢侵吞俄远东地区。 |
侵权造句 | 1、本文研究性骚扰的侵权责任问题。 2、行政处罚一般仅导致少量罚款和损失侵权存货。 3、我国《民法通则》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共同侵权行为都有规定。 4、停止侵害是传统民事侵权的救济方式。 5、第连带和单独的责任:受害人与多个侵权行为人的关系。 6、通常来说,在法律上引发精神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无外乎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两种。 7、民事诉讼通常是指因违反合同、民事犯罪或侵权所提起的诉讼。 8、不过,即使侵权改革一年能给国家节省几十亿美元,其仍是总医疗花销的凤毛麟角。 9、对涉及外国专利的专利侵权案件,巡回法院曾强烈建议美国地区法院不应对外国专利法予以解释。 10、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四方面分析了链接侵权问题。 |
侵凌造句 | 1、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杜甫 2、在帝国风雨飘摇之际,诸侯侵凌之时,他果断地带着手下的残兵败将们干起了革命,啊不,造了前王朝的反。 3、当下回府便想明日上奏甄儒所言,忽闻辽东之事,盖苏文弑君篡位,滥杀大臣,暴虐其民,侵凌邻国。 4、这里,是苦难中的一个灯塔,千千万万不堪官府匪寇侵凌的流民,正不断向这里涌动。 5、教育必须立足于道德和智慧,道德是为了支撑美德,智慧是为了防止自己遭到不道德的侵凌。尚福尔 6、可是当他们看到士兵们火热的目光,被凄风冷雨侵凌的身躯,因为渴望战斗而激动地发烫。 7、只因南朝皇帝高拱深宫之中,文武边官,欺狂壅蔽,无怀柔之方略,有势力之机权,势不使尽不休,利不刮尽不已,苦害侵凌,千态莫状。 8、但令人感到可悲的是,正如我们昨天所读,神赐参孙这种力量,为的是叫他作以色列的领袖或士师,拯救百姓脱离外敌的侵凌;可是,他却常常运用这种力量去满足和保护自己。 9、是什么样讽刺性的拼写巫术,使我自信是一个骚人墨客,居然在灵感飞扬的一刻诞生,文思如涌,心手难应,就像对生活的侵凌给予狡诈的报复?费尔南多·佩索阿 10、回民中岂绝无稍知极思自拔来归者,然久处贼巢,既苦头目之侵凌迫胁,甫离巢穴,又畏汉民之报复寻仇,当生死莫卜之时,靡不依违其间,以求苟免,此解散之难也。 |
散佚造句 | 1、许多散佚的神话还活在少数民族的口头传说之中【小学生网】。 2、这幅图曾历经沈周、项圣谟、高士奇及清代内府等鉴藏,民国时散佚宫外,被分两段,后半段被著名画家和收藏家陈半丁所收。 3、焦竑《经籍志》作《文忠集》十八卷,吴师道序称《云庄集》四十卷,皆已散佚,今本乃掇拾而成者。 4、然而,一方面由于时代久远,贾仲明的许多作品均以散佚,再加上其“燕坻”文人的特殊身份,后人对贾仲明及其戏曲作品的了解还有待进一步的加深。 5、由于该篇在传抄过程中部分内容散佚,因此其补文、引文的真伪以及主旨的探求在“龙学”界颇有争议。 6、中国神话散佚很多,仅存的文献又很分散,难以寻查。 7、但越缦之著述散佚状况、爱情诗词、藏书校书等未有人做研究。 8、印度的梵文经典已经散佚失传了,残留下来的很少。 9、李绅的不少诗歌都散佚了,从仅有的作品中,可将其诗歌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0、在林古度诗散佚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本文力图勾勒林古度诗歌创作的情状,并对林古度诗歌风貌及前后诗风的变化作整体的把握。 |
佚名造句 | 1、那些钱我都佚名捐给了战争中那些受难的孩子,本来我打算今后就要离开了。 2、”这是海原地震发生后,苏联一位佚名作家撰写的《一九二零年的中国,西方忽视了的灾难》的开头部分。 3、佚名:我们已经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并于今天在苏联成功发射。 4、以勤奋的精神为之奋斗到底。贡献没有够,也永远做不够。佚名。 5、骄傲是只"拦路虎"(小学生网),常挡在成功的道路中间。佚名高傲自大是成功的流沙。阿比。 6、佚名整个人和班级瞬间都变得鸦雀无声,连掌声也忽然停止了。 7、在暮色里你漠然转身渐行渐远,长廊寂寂诸神静默,我终于成木成石一如前世,廊外仍有千朵芙蓉,淡淡地开在水中,浅紫柔粉,还有那雪样的白,像一副佚名的宋画,在时光里慢慢点染慢慢湮开。席慕蓉 8、不顾游人的指指点点,他从淡蓝色牛仔裤中掏出一部诺基亚色直板手机,按下了一个佚名的号码。 9、只知道阳光孤儿院在今天突然接到一个佚名的捐助,捐助金额竟有千万,而且奇怪的是这么大的一笔金额竟然没有任何相关部门去插手,一切都是那么的神秘。 10、世界上没有夕阳企业,只有落后和不思进取的企业。佚名。 |
佚失造句 | 1、这块碑佚失已久,仅存几十个字的残拓片一张,为隶书,且与同期名碑相比,仍保留了较多的古隶风貌。 2、然而,在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的福建古老剧种莆仙戏中,却完整地保留了一批佚失已久的南戏剧目。 3、汉承秦律、汉对秦政批判、法律儒家化等因素,无疑是导致秦律在传世文献中佚失的重要原因。 4、爷爷的小说手稿在战争中佚失了。 5、考察李商隐无题诗和他创作的佚失传奇文的关系,乃是关涉唐代文学整体观的重大问题。 6、中国古代法律,唐朝以前的法典均已佚失。 7、印度的梵文经典已经散佚失传了,残留下来的很少。 8、 9、 10、 |
淫佚造句 | 1、一,太平公主在经济上暴敛财物,在生活上骄奢淫佚,并纵容手下夺民财产、与民争利,不能得到民心。 2、“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当无限膨胀的贪婪欲望遇到了不受节制的恣意权力,结局就是意料中事。 3、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 4、隋炀帝凶狠淫佚,横征暴敛,使得民不聊生,国内狼烟四起。 5、于是蔡京以獧薄巧佞之资,济其骄奢淫佚之志。 6、“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7、贪包括贪得无厌,好大喜功,骄奢淫佚;愎包括刚愎自用,不纳谏言,独断专行。 8、节俭则昌,淫佚则亡。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9、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10、如不是这样,还望主公能稍微约束一下公子的行为,以免日后带来骄奢淫佚之祸。 |
辑佚造句 | 1、计算机具有模糊查询识别能力,在古文献的考证、辑佚方面,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2、他在史海中钩沉辑佚,于文物间爬罗剔抉,可谓板凳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若论嘉惠后学、金针度人,这三本书名副其实。 3、本文以辑佚为基础,展示该目现存提要片断的面貌,进而揭示其对辑录体提要体例的继承与拓展。 4、我出版社出版了这位诗人的辑佚。 5、清代学者开始对此作了许多辑佚、考证工作,成绩显著,但仍有一些问题尚待澄清。 6、出版社出版了这位诗人的辑佚。 7、虽略有不足之处,但在版本选择、文字校勘、资料辑佚和目次编排上都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8、而新文学的辑佚和钩沉,则要求之遗稿,求之生僻的报纸杂志,这就大大不同了。 9、为恢复原书旧观,缪荃荪、林艾园、陈尚君、贾二强等学者曾作过辑佚工作。今在前人基础上,新辑出佚文。 10、第二部分对叶德辉的总体著述作了简单的介绍与评价,着重分析了其在辑佚和自撰上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