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磬钱的意思

词语磬钱
解释【意思解释】1.献给神佛的钱。因投入铜磬中,故名。
组成 - -
拼音 [qìnɡ]  [qián] 
单字 [磬]:磬〈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手又持小槌像击磬的形象。本义古代乐器。用石或玉雕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 同本义 磬,乐石也。--《说文》 小华之山多磬石。--《山海经·西山经》 泗滨浮磬。--《书·禹贡》 笙磬同音。--《诗·小雅·鼓钟》 依我磬声。--《诗·商颂·那》 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淮南子·泛论》 钟磬置于水中。--宋·苏轼《石钟山记》 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西门豹治邺》 又如磬人(负责治磬的官员);磬工(负责制磬的官员);磬色(玉磬的光彩);磬师(古乐官名) 磬qìng ⒈〈古〉一种石或玉制的敲击乐器,悬在架上,形似曲尺。 ⒉寺庙中和尚敲打的铜铁铸的鸣器,形状似钵敲~声。 磬qīng 1.古代打击乐器。状如曲尺。用玉﹑石或金属制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 2.适宜制磬的美石。 3.寺院中召集众僧用的云板形鸣器或诵经用的钵形打击乐器。 4.南齐时报更用的响器◇因以借指时钟。 5.弯腰。表示谦恭。 6.泛指身形曲折如磬。 7.形容鸣声如击磬。 8.放马疾驰。参见"磬控"。 9.古死刑之一。悬,● 磬qìng ㄑㄧㄥˋ◎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 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 缢杀:“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 古同“
[钱]:钱 (形声。从金,戔声。本义农具名,即铁铲。上古时期曾以农具作为交易媒介,其后铸造货币又仿其形为之,因此引申为货币、钱财) 金属货币。特指铜钱 一曰货也。古者货贝而宝龟。周太公立九府圜法,乃用泉,至秦废贝行钱。--《说文解字》锴注 龟贝金钱。--《史记·平准书》。索隐本名泉,言货之如流泉也。” 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国语·周语》。注钱者,金币之名,古曰泉,后转曰钱。” 下有积钱。--《史记·天官书》 卖炭得钱何所营?--唐·白居易《卖炭翁》 以钱覆其上。--宋·欧阳修《 钱(鍃)qián ⒈货币~币。铜~。金~。三块~。 ⒉费用,款项米~。菜~。一笔~。 ⒊财物无~难办。有~有势。  ⒋重量单位十分为一~。十~为一两。 ⒌圆形像铜钱的东西榆~(榆荚)。 钱jiǎn 1.古农具名。臿属,似今之铁铲。,● 钱(錢)qián ㄑㄧㄢˊ◎ 货币:铜钱。金钱。银钱。
近义词
反义词

磬钱相关的词语

磬钱造句

磬钱相关的成语

磬笔难书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磬,通“罄”。
磬石之固比喻不可动摇。
磬竹难书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笙磬同音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
室如悬磬悬:挂;磬:乐器,中空。屋里就象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
爱钱如命某些人贪爱钱财就像吝啬生命一样。形容十分贪婪、刻薄。
不名一钱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不直一钱鄙视之词,犹言毫无价值。比喻无能或品格卑下。
不值一钱比喻毫无价值。
多钱善贾贾:做生意。本钱多生意就好做。比喻条件充分,事情好办。
见钱眼红看到钱财,眼睛就红了。形容人贪财。同“见钱眼开”。
见钱眼开看到钱财,眼睛就睁大了。形容人贪财。
万选青钱比喻文章出众。
钱可通神比喻金钱的魔力极大。
青钱万选比喻文章出众。
青钱学士以之誉称才学之士。
日食万钱每天吃喝花费上万钱财。形容生活极其奢侈。
食日万钱每天饮食要花费上万的钱。形容饮食极奢侈。
饮马投钱比喻为人廉洁,不损公肥私。
一钱不落虚空地比喻丝毫不浪费。
一钱不名指身无分文。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为贫穷。
一钱不值一个铜钱都不值。比喻毫无价值。
有钱能使鬼推磨俗语。形容有了钱,什么事情都可能办到,金钱万能。
一钱如命把一文钱看得象性命那样重。比喻极端吝啬。
有钱有势既有钱财,又有势力。

磬钱相关的成语分类

磬钱相关的词语

磬管【意思解释】1.见"磬筦"。
磬虡【意思解释】1.挂磬的架子。
磬控【意思解释】1.纵马和止马。泛指驭马。
磬师【意思解释】1.古乐官名。
磬沼【意思解释】1.形状曲折的池。
磬甸【意思解释】1.语出《礼记.文王世子》:"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后用以指犯有死罪的贵族和显宦。
磬地【意思解释】1.犹全国。磬,通"罄"。
磬石【意思解释】1.适宜制磬的美石。 2.寺院中用以召集众僧的鸣器。 3.山名。在今安徽省灵壁县北。
磬口梅【意思解释】1.腊梅品种之一。
磬工【意思解释】1.负责治磬的官员。
确耗【意思解释】1.确切的消息。
确信【意思解释】1.确切的消息。 2.坚定的信心。 3.确实地相信。
确查【意思解释】1.切实审核。
确限【意思解释】1.明确规定的期限。
确固不拔【意思解释】1.见"确乎不拔"。
确苦【意思解释】1.谓竭力坚持。
确志【意思解释】1.坚定的志向。

磬钱相关的成语补全

磬钱相关的成语接龙

磬钱相关的标签

磬钱相关的句子

磬钱其他造句

磬石造句1、灵璧磬石在古典乐器中鹤立鸡群,向来被皇家宫廷所喜爱。
2、如果我是山峦间一滴甘泉,我愿飞驰而下,留下磬石水溅之声。
3、思量天下无磬石,叹息神州持缺瓯。
4、滕某是来平阳务工近的吉林省磬石籍男子,今年。
5、一缕烟眷眷不似恋青山,开在磬石间原是玉生烟,韫玉而山辉水怀珠川媚,烟波自裴回不知心等谁,君不见君不见红楼梦回的劳燕双飞,于世间于世间瓦全玉碎的凄凄美美,吟一句吟一句杜鹃泣泪或花谢花飞。七朵
6、晨风习习,朋友带我去看渔沟镇的磬石山,这座山形的巨大土丘,正是古人说的“泗滨浮磬”的地方。
7、灵璧石又名磬石,产于安徽灵璧县浮磐山。
8、在他的世界里同样有一个坚定磬石的信念:活着就要创造世界。。
9、今日不仅编磬依然流行,而且用磬石制成二胡、石笛等乐器,使得灵璧的音响美进一步发扬光大。
10、从城北到西山,从山顶到谷底,在潭渊边上的巨大磬石之上,潭水在月色下绿得发黑,如一个可以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入口,有那么一刹那,我想从高处跃下。
磬声造句1、朱哲琴通过手势和磬声,带领大家发出不同的声音,看似简单的“练声”此刻变得别有趣致。
2、更加感染观众的是,代表东方禅意的钟声磬声还与西洋交响乐融为一炉,却也显得自然而不生硬。
3、山寺的长檐的磬声,如一阵轻风的小笛,家家临水的楼窗,点染晚妆的女子……勾勒的是向晚的江南独具的美感。【磬声造句】
4、说来也怪,她家的鸡子无论何时每每听到女主人的击磬声,都会很快围过来吃食。
5、夕阳好乐,望智标、听长水、闻桂香、品梅霜,铮铮磬声在潮韵中。
6、金岳登峰盈彩处,廊桥竹下磬声知。
7、我们的祖先在悠悠的磬声、箏声中或引吭高歌,或翩翩起舞,这不像狩猎只是为了生存,更不像蹴鞠只是为了消遣。
8、行甬道,磬声清脆,倍感神秘而庄重。
9、磬声、编钟声、埙声中,戴着面具的大祭司和巫师们跳起神舞。
10、婚礼开始,礼佛坛香烟袅袅,佛乐悠扬,笙歌磬声。
石磬造句1、上世纪六十年代伊始,一伙聚集了来自天南海北、不同门派的盗墓贼,在一次盗墓行动中,无意间挖出了一枚石磬。
2、彩绘龙纹陶盆是陶寺文化的标志**物,鼍鼓与石磬既是乐器,也是礼器,这些文物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尧天舜日的礼乐文明。
3、李修松说,墓葬中发现的随葬品就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古墓发现的印纹陶就是吴国文化的典型特征,同时其中的编钟、石磬就是楚国文化的特征。
4、楚先民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荆州出土的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石磬编钟,无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辉。
5、任我杀也不动,安稳如石磬,风忽然拂起,掀动他的衣裳,凌乱的头发。
6、近年这件石磬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磬的铭文一直存在未能通解之处。
7、石磬上面刻的纹路,一般人是看不懂的,不怕告诉你们,上面刻的纹路应该是记载了一座汉代的古墓。
8、乐器坑内南侧为钟与钟架,北侧为石磬与磬架。
9、好吧!我轻重有致地击打石磬,使各种兽类都能随着音乐舞蹈起来。
10、说着指了指桌子放的石磬,她也不看,说道:“你都上眼了?”。石磬造句
磬声造句1、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山色、水色、烟霞色,色*皆空。方云
2、夕阳好乐,望智标、听长水、闻桂香、品梅霜,铮铮磬声在潮韵中。
3、更加感染观众的是,代表东方禅意的钟声磬声还与西洋交响乐融为一炉,却也显得自然而不生硬。
4、婚礼开始,礼佛坛香烟袅袅,佛乐悠扬,笙歌磬声。
5、磬声、编钟声、埙声中,戴着面具的大祭司和巫师们跳起神舞。
6、金岳登峰盈彩处,廊桥竹下磬声知。
7、一袭黑衣的神永宰良伴随着敲磬声和海风声步入舞台。
8、每天早晨,全城香烟袅袅,钟声悠悠,磬声清脆动听,诵经之声不绝于耳。
9、行甬道,磬声清脆,倍感神秘而庄重。
10、大雄宝殿内佛陀宝相庄严,菩萨安详慈和,香烟萦绕,磬声悠悠,心境一下子平和空旷起来。
编磬造句1、曾侯乙编磬上的铭文给我们展示了中国先秦时期的乐律学成就,但器上太多的残缺仍给理解带来许多困难。
2、编磬是古代一种石制击打乐器,演奏方式很特别。
3、其中主要包括国家一级文物铜铙、彩漆均钟编磬等,最令人期待的还有被称为“曾候夫人钟”的擂鼓墩二号墓出土的编钟以及迄今为止最早的篪、十弦琴等。
4、比较重要的有编磬、古琴、古瑟、建鼓、应鼓、搏鼓以及铜爵、竹篚、竹笾等等,这些藏品表现了中华两千年的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
5、打击乐器多以编钟、编磬、建鼓等乐器组成,这些乐器在宫廷雅乐中是不可或缺,但这些主要用于皇宫内的乐器,民间是没有资格使用的。
6、今日不仅编磬依然流行,而且用磬石制成二胡、石笛等乐器,使得灵璧的音响美进一步发扬光大。
7、黄肠题凑、金缕玉衣、玉棺、编钟编磬……“沉睡”两千多年的盱眙大云山刘非帝陵自2009年考古发掘以来,就备受关注。
8、编钟、编磬、钟、?、鼓等乐器陈设在堂下的东、西两阶之间。
9、其中,青铜编钟、编磬石是迄今国内唯一的隋唐时期的实物。
10、音乐以悠扬的竹笛曲调开头,之后就融入了编磬有节奏的打击声。
钱钱造句1、这年头,钱钱总是贬值,留着没啥价值,烦恼确实不值,年终奖莫算总值,看重你的潜质,随时可能升值,不惜重金一毛,收买你这支的情谊股,你说值不?
2、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能够用工作赚钱,但无论如何却无法把时间争取回来。基于此种理由,我们可以说时间比钱钱更宝贵。
3、吃不愁,穿不愁,风风火火闹九州;住不愁,用不愁,你有我有全都有;福利有,补贴有,钱钱数到手发抖。困难时施援手,干事业有奔头。七一祝你乐悠悠!
4、之后,樊某某分两次交了,第二次交的三万多块钱钱还是特地回老家从一个欠他的钱的朋友那里要来的。
5、不如跟老子去化影城住,攒钱搬到里面去,只要两千影币,能忍的就忍忍,别他妈一直嚷嚷钱钱钱。
6、基于此种理由,我们可以说时间比钱钱更宝贵。
7、手简”,并事先通知了拥有国家一级文物“钱钱。
8、八一八宣言:有钱没钱钱包鼓起来,有喜没喜心情乐起来,打结的思绪梳理,迷茫的大脑整理,开心的想法变成记忆,美好的冲动变成回忆,万事但求“发一发”,留点特色给“八一八”。
9、柳林的碗饦、孝义的火烧、豆钱钱熬的小米粥,豆面抿尖、红面剔尖,榆皮面也能压饸饹……
10、老婆老婆我爱你,好想和你去浪漫,边看风景边甜蜜;好想和你拌拌嘴,只哄你开心不惹你生气;好想工作更努力,回家钱钱全给你;说完了,我得先抱抱你!
凑钱造句1、他们说他们经常定期凑钱买彩票。
2、他们庄重地为特布考献上哈达,双手合十向他祈福,用自己的方式向特布考这位“好人”“善人”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他们还主动凑钱给特布考发奖金。
3、方梅子摇了摇头,脸色发窘的说:牛叔,您放心,我一定想办法凑钱还你。
4、有些时候大家来了兴致,会将床铺腾挪开来,清理出一小块空地,又凑钱买些糖果蜡烛,举办个烛光舞会,自娱自乐。
5、这是我们大伙凑钱给您买的礼物,作为我们略表感激的纪念品。
6、稍不小心,你就可能要倾家荡产来凑钱赔偿。
7、乔家一看人被绑走了,大家都慌了手脚,赶紧凑钱,老板娘拿着东挪西借的五十块大样,来到连部请求放人。
8、为了取得水,祖祖辈辈凑钱打井,出水量少不说,水质也特别差,当地不少人就因为水质不好得了氟骨病。
9、他所有的亲戚都凑钱给他交高昂的学费。
10、近日,湖北省襄阳市老人曾长军不慎丢失钱,在找不到失款的情况下,湖北文理学院上百名大学生凑钱让老人“失而复得”。
房钱造句1、交来房钱时,房东的银行所收的手续费由房东付出。
2、如乙方过时支出房钱跨越十五天,则视为乙方自动退租,组成违约,甲方有权收回衡宇,并究查乙方违约责任。
3、他为的是拿着这张假身份证背着李穹去银行存私房钱,我一看见张小北我就明白了,有钱人家过日子跟普通老百姓也一样,连亲两口子也都背地里留点心眼儿,人心可真难琢磨,挺没劲的。庄羽
4、“私房钱”危害很大,绝不能任其滋生蔓延。
5、上海房钱涨起几倍。
6、陈宇飞初来咋到,而且还很不上道,身上不名一文,叫他付房钱还不如让老鼠去抓猫来的容易。
7、还我二十块钱,两年间的伙食、房钱。”
8、妻日,我保证做到:可以吵架,杜绝打架;可以亲嘴,杜绝掌嘴;可以说情话,杜绝伤心话;可以挣大钱,杜绝私房钱;可以讨欢心,杜绝大花心。
9、她有一点私房钱,所以他们过得很舒心。
10、这张优待券只包括房钱、税金和服务费。
付钱造句1、他要付钱给乐师们。
2、最后继承旧船的人还得付钱给船厂把它们拖走和废弃。
3、林家栋接着说愿意自己付钱,该高层却称这场骑马戏并不危险,坚持要他亲身上阵。
4、无论她在不在场、监不监督或者付不付钱,都无关宏旨。
5、当然我会帮助付钱的,那是理所当然的。
6、车在加油站停着而司机在付钱。
7、你以为付钱的就是大爷吗?尾田荣一郎
8、在可以得到最好的服务,但那是你付钱买来的。
9、请按计价器显示金额付钱。
10、你不用预先付钱吗?
寄钱造句1、造成赖狗腿这种窘况的原因,倒不是宋端午抠门不寄钱,而是赖苍黄实在是没脸张这个口和伸这个手,每次宋端午问他有何难处时,他总是报喜不报忧。
2、我们本来要寄钱给你,但是信封已经黏好了。
3、如果你通过邮局寄钱,他们要扣掉元。
4、如果你能想通过邮局寄钱,你得买一张汇款单。
5、如果你寄钱给我是什么意思?
6、当时科学家王淦昌同志在苏联工作,有两个孩子在国内,常要从苏联往回寄钱。
7、随后这名妇女给诈骗人寄钱,用作他的医疗费用和到澳洲旅行的费用,而这名诈骗人则用这笔钱购置了两块地和一辆本田汽车。
8、“信里压根儿没提寄钱,”听得出他心里生疑。
9、我的母亲停止给我寄钱之后,我的日子过得非常寒酸。
10、热门手机服务包括转账,使人们无需银行账户就能用短信寄钱。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