铨闱的意思 | |
词语 | 铨闱 |
解释 | 【意思解释】1.政府设置的选拔官吏的考试场所。 |
组成 | 铨 - 闱 - |
拼音 | [quán] [wéi] |
单字 |
[铨]:铨
(形声。从金,全声。本义称重量的器具,即秤)
同本义
铨,衡也。--《说文》
称谓之铨。--《广雅·释器》
夫挈轻重不失铢两,圣人弗用,而县之乎铨衡。--《淮南子·齐俗训》
又如铨衡
指古代史书中解说、评议一类的文字
后之史家,或谓之论,或谓之序,或谓之铨,或谓之评。--宋·郑樵《通志》
姓
铨
称量;衡量;鉴别
无铨度天下之众寡。--《国语·吴语》。注称也。”
考量以铨。--《汉书·王莽传》
又如铨次(衡量而排定次序。也作诠次”);铨序(评论文章的品第序次);铨判
铨quán
⒈秤,衡量轻重用~。~度。
⒉旧时称盐官吏~选。~授。
⒊,● 铨(銓)quán ㄑㄩㄢˊ◎ 衡量轻重:铨衡。◎ 古代称量才授官,选拔官吏:铨叙(旧时一种叙官制度,按资历或劳绩核定官职的授予或升迁) [闱]:闱 (形声。从门,韦声。本义古代宫室、宗庙的旁侧小门) 同本义 闱,宫中之门也。--《说文》 使其属守王闱。--《周礼·保氏》 闱门,如今东西掖门。--《仪礼·士虞礼记》注 又如闱闼(宫中小门);闱门(古代宫室、宗庙的旁侧小门) 后妃居处 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后汉书》 父母居室 眷恋庭闱。--晋·束晳《补亡诗》 妇女居室 科举时代对考场、试院的称谓 闱(闈)wéi〈古〉 ⒈宫中的小门。又指庙门~门。 ⒉科举时代指考场入~。 ⒊ ⒋,● 闱(闈)wéi ㄨㄟˊ◎ 古代宫室两侧的小门。◎ 后妃居处:宫闱。◎ 父母居室:庭闱。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铨闱相关的词语
- 赴铨
- 衡铨
- 候铨
- 无铨次
- 钉铨
- 典铨
- 监铨
- 蒋士铨(1725-1784)
- 评铨
- 平铨
- 铨土
- 铨试
- 铨覆
- 铨总
- 铨闱
- 铨擢
- 铨拟
- 铨録
- 铨衡
- 铨历
- 春闱
- 词闱
- 重闱
- 慈闱
- 漕闱
- 出闱
- 储闱
- 北闱
- 粉闱
- 房闱
- 凤闱
- 闺闱
- 闺英闱秀
- 宫闱
- 高闱
- 纶闱
- 贡闱
- 公闱
- 虎闱
- 皇闱
铨闱造句 |
铨闱相关的成语 | |
闺英闱秀 | 大户人家的才貌娇好的女子。 |
铨闱相关的成语分类
铨闱相关的词语 | |
铨擢 | 【意思解释】1.选拔起用。 |
铨拟 | 【意思解释】1.谓选拔人才并拟定官职。 |
铨録 | 【意思解释】1.铨选录用。 |
铨衡 | 【意思解释】1.衡量轻重的器具。 2.品鉴衡量。 3.考核﹑选拔(人才)。 4.指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亦指主管选拔官吏的部门之长。 |
铨历 | 【意思解释】1.指有关选任官吏事项的簿书。 |
铨择 | 【意思解释】1.评量选择。 |
铨选 | 【意思解释】1.选才授官。古代举士与选官相一致。士获选﹐即为官。至唐﹐试士属礼部﹐试吏属吏部﹐以科目举士﹐以铨选举官。举官又分两途﹐吏部主文选﹐兵部主武选。唐以后﹐铨政代有更易﹐然大抵不外集吏考试量人授官之义。清中叶后﹐铨选又分为外补与部选两途﹐而选政遂成具文﹐但循例掣签而已。 2.指负责铨选的官员。 |
铨调 | 【意思解释】1.根据考绩迁调官职。 |
铨综 | 【意思解释】1.谓选拔罗致人材。 2.权衡和综合。 |
铨试格 | 【意思解释】1.铨试的规章制度。 |
铨管 | 【意思解释】1.见"铨管"。 |
铨补 | 【意思解释】1.选补官职。 |
青巾 | 【意思解释】1.古代指青色的软帽。 2.青色头巾。元代娼家专用服饰。 |
青黄沟木 | 【意思解释】1.《庄子.天地》﹕"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犠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后因以"青黄沟木"为无心仕进的典故。 |
青黄 | 【意思解释】1.青色和黄色。 2.又指黄中带青。形容不健康的脸色。 3.泛指色彩。 4.谓用彩色加以修饰。语出《庄子.天地》﹕"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 5.指四时之乐。 6.犹言是非﹑黑白。 |
青华观 | 【意思解释】1.道观名。 |
青华 | 【意思解释】1.见"青华帝君"。 |
铨闱相关的成语补全
铨闱相关的成语接龙
铨闱相关的标签
铨闱相关的句子
铨闱其他造句 | |
铨衡造句 | 1、时遵彦铨衡,深慎选举,秀才擢第,罕有甲科。 2、魏氏初载,委授铨衡,总齐清议,十有馀年。 3、夫官才用人,国之柄也;故铨衡专于台阁,上之分也;孝行存乎闾巷,优劣任之乡人,下之叙也。 4、蔡兴宗自以职管铨衡,每至上朝,辄为义恭陈登贤进士之意,又箴规得失,博论朝政。 5、且掖省崇峻,王言秘密,尚书政本,人物攸归,而多用胥徒,恐未尽铨衡之理。 6、吴清海铨衡轻重,道:我们依原定路线前行,如果他们还活着,自然可以相见。 7、及在铨衡,唯事货贿,授官大小,皆有定价。 8、 9、 10、 |
铨叙造句 | 1、正式军衔是由军事委员会铨叙厅根据职务、资历、学历、战功等情况综合考虑,由铨叙厅正式叙任,并由国民政府颁发任官状的军衔。 2、北京大学所发给的毕业证,后来在参加文官考试时,交存于铨叙部,未有发还。 3、这起事件中的台中市民政局科员朱立凡是“铨叙部”前部长朱武献的儿子,曾任林佳龙“国会”办公室助理,林当选台中市长后,朱则进入市府任职。 4、二十五年,太常卿韦縚令博士韦逌、直太乐尚冲、乐正沈元福、郊社令陈虔申怀操等,铨叙前后所行用乐章,为五卷,以付太乐、鼓吹两署,令工人习之。 5、由于种种原因,县长登庸之途歧杂,铨叙工作没有得到很好执行,许多法规仅具文本意义。 6、因徐树铮与蒋介石的交谊,他被蒋招至麾下,历任国防设计委员会、行政院参议、中国驻在意大利代办、考试院铨叙部司长、行政院政务处处长。 7、你认为我还能在回铨叙厅当我的科员吗?还能回去当我的富家子弟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8、自是皇甫、胡、梁、韦、杜、牛、辛等十有七姓蠲其兵贯,一同旧族,随才铨叙,思欲分还桑梓者听之;其非此等,不得为例。 9、铨叙是考试院的另一项基本职权,包括甄别登记、任用分发、官等官俸、考绩奖惩、退休抚恤等,考试院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相应法规。 10、贫穷,张清来时开始发奋读书,以把双脚泡在冰水里对抗劳顿与瞌睡的狠劲,苦读,终于在那年通过公务员金融特考,被分到台北“考试院”铨叙部。 |
铨选造句 | 1、铨选人才,合理调用是人事部门的职责。 2、铨选人才,合理调用是人事部门的职责。 3、“滥设”是与“额设”相对的,“额设”是制度上允许的额定员额,由朝廷人事主管部门按缺铨选委署,是职官管理制度的重要构成。 4、铨选主要解决官吏的来源,职官的管理包括对官吏的任用、考绩、奖惩、品秩、俸禄及休假、退休等制度。 5、吏部的职能核心是主持帝国大小官员的铨选,吏部在隋代职官体系和政治运作中均享有特殊的地位。 6、内调吏部以后,与李敬玄先后典掌铨选年,“甚有能名,时人是为裴李”。 7、唐代举制与选制是分离的,举选权利即参加科举考试与铨选的权利。 8、就算中了科举,也未必就能有官做,还要等吏部铨选、补缺,才有可能实授【小学生网】。 9、为父有一个同年,上次回京城铨选,任为浙江嘉兴府平湖县知县。 10、仰请皇上俯念江宁知府一官关系最重,不拘铨选常例,敕部立速捡选或命廷臣会推清操久著干练成效者,星驰赴任。 |
铨叙造句 | 1、由于种种原因,县长登庸之途歧杂,铨叙工作没有得到很好执行,许多法规仅具文本意义。 2、正式军衔是由军事委员会铨叙厅根据职务、资历、学历、战功等情况综合考虑,由铨叙厅正式叙任,并由国民政府颁发任官状的军衔。 3、你认为我还能在回铨叙厅当我的科员吗?还能回去当我的富家子弟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4、台中市议员黄馨慧、李中、朱暖英等人16日至“铨叙部”陈情,“铨叙部铨审司司长”郑政辉代表接下陈情书。 5、但由吏部铨叙分发的人,清代必须有引见,必待皇帝见了面以后,才得正式去上任。 6、台“铨叙部”规定,公务员若在上班时间按赞,或是下班后使用公家电脑按赞,皆违反规定。 7、为杜绝公务员违法兼职再次发生,“铨叙部”将与“行政院”人事行政总处、“经济部”等主管机关商议建立查核平台,每年定期查核。 8、前后典选十余载,铨叙人伦,称为允当。 9、根据台“铨叙部”统计,近3年全*弯公务人员退休人数为2012年10527人、2013年9816人、2014年9679人。 10、“铨叙部”认为,提高退抚提拨费率,才能收支平衡,但军公教人员的阻力及反对必然很大。 |
铨选造句 | 1、唐代举制与选制是分离的,举选权利即参加科举考试与铨选的权利。 2、吏部的职能核心是主持帝国大小官员的铨选,吏部在隋代职官体系和政治运作中均享有特殊的地位。 3、铨选人才,合理调用是人事部门的职责. 4、平民通过捐纳,即可获得做官的资格,等候铨选补缺,应卯候任,从而成为官僚队伍的候补者,得以跻身王朝社会中的特权阶层。 5、仰请皇上俯念江宁知府一官关系最重,不拘铨选常例,敕部立速捡选或命廷臣会推清操久著干练成效者,星驰赴任。 6、为父有一个同年,上次回京城铨选,任为浙江嘉兴府平湖县知县。 7、待丁忧期满,吏部铨选时称已无空缺,只能到工部任了一名主事。 8、铨选主要解决官吏的来源,职官的管理包括对官吏的任用、考绩、奖惩、品秩、俸禄及休假、退休等制度。 9、内调吏部以后,与李敬玄先后典掌铨选10余年,“甚有能名,时人是为裴李”。 10、就算中了科举,也未必就能有官做,还要等吏部铨选、补缺,才有可能实授【造 句 网】。 |
宫闱造句 | 1、荒湎于宫闱,俾昼作夜,召良家子,行荒唐事。 2、因此,类似杨玉环李隆基的故事,趁着如今人们还在手忙脚乱之际,没来得及挖掘,请赶快动手,比如武则天的**故事,赵飞燕的宫闱秽闻,都是宝藏。 3、他议论宫闱里的事,肆口讥讽,卖弄学识,妄比先朝亡国故事,甚或出试题也暗含讥讽,谤君自标,奴才也以为不能恕。 4、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御、军饟、百官禄俸皆仰给焉。 5、红颜自古多薄命,躲避了家府的情怨,自谓来至桃花源,却身陷宫闱杀戮中。 6、从小目睹宫闱秽乱,又一直生活在仲父的阴影下。 7、隋唐绘画表现贵族生活,出现张萱、周昉等专擅仕女的画家,唐明皇的风流韵事,宫闱妇女的生活成为绘画流行的题材,他们的绘画也具有典范意义。 8、北齐武成帝高湛继承帝位后,**嫂嫂李祖娥,皇后胡氏不耐宫闱寂寞,同高湛的亲信随从和士开勾搭成奸。 9、这才明白,短短四句二十字,蕴含着后宫女性多少觖望与悲怆,不啻是鞭挞后妃制的千古绝唱,也有助于纠正后人对宫闱史的几多误读。 10、众口烁金,盐运使起解回京,弃卒保车,宫闱争斗深如水。 |
秋闱造句 | 1、秋闱闻言,当然是毫无异议,而不断的点头哈腰,连连称是。 2、辛壬癸甲邑人捷春秋闱者,指不胜屈,文风几为嘉郡冠。 3、秋闱考试共三场,第一场制义七篇已经考完了。 4、每年倒是有许多之中寒家子弟在春分时参加童试,至秋田参加秋闱。 5、从此,朱生文思大进,过目不忘,秋闱中魁。 6、大明嘉靖四十二年,在朱士仁十六岁的时候,他通过了大明癸亥乙科京城秋闱乡试,获得了举人身份。 7、 8、 9、 10、 |
闱墨造句 | 1、而且考试的文章是要公布的,称为“闱墨”,还要刊刻印书,卖给参加考试的人做范文。 2、同社生素揶揄之;及见闱墨,相视而惊,细询始知其异。 3、俩师傅见智勇学业方面如此突出,又有了乡试资格,便决定在八股、时文、闱墨文字等方面让智勇多看多写,两人再给予指导,这样今年乡试的话把握更大一些。 4、闱墨类似于现在的高考满分作文,或者高分作文集。 5、平时没事,吃完了饭在灯下揣摩新科闱墨。 6、考官惜才,四篇文章均以范文作“闱墨选刻”。 7、许杏林说,通过这本《会试闱墨》可以看到,当年有中进士,而且有名有姓,非常确切,这与《清史稿》中的记载不尽相同。 8、与末代状元刘春霖同科的进士人数说法不一,根据清史稿的记载,末代科举共有中进士,但从《会试闱墨》一书中,却只有。 9、看了几本,无非是些某人的随笔,翻到后面,却有一本引起了他的注意,湖蓝的封面上,印着仿老宋的书名《顺天闱墨》,既然带个“闱”。 10、此外,宁波教育博物馆还保存有宁波最后一位状元章鋆的闱墨卷,也就是科举殿试考卷,距今已有。 |
入闱造句 | 1、是秋入闱复落,邑邑不得志,颇思郎言,遂取前所指示者强读之,未至终篇,昏昏欲睡,心惶惑无以自主。 2、何婷之外入闱的那个女生说好听一点是叫吨位过重,说难听一点就是恐龙乐园了。【入闱造句】 3、水蝎佳人亦凭借此书,入闱红袖添香年十大人气作家评选。 4、每次入闱总有意外,要么就是磨勘原卷,被蓝榜贴出,要么就是自己闱作得意,偏又遇到个有眼无珠的房考官,最后只能是付诸一叹。 5、这已经是他近来第次入闱了。 6、郭晶公主的亲自邀请,就等于宣布了章波驸马资格的入闱。 7、三名参加奥林匹克入闱赛的伊拉克足球运动员在周末与澳大利亚的比赛后,消失了,而且计划寻求庇护。 8、有好事之人询问少数几个入幕之宾入闱内情,却只见他们神色沾沾自喜,口中闪烁其词。 9、羽盟现在的战绩是,可以说这次失败仅仅是让他们失去了锦上添花的机会,对他们的入闱根本就没有影响。 10、杨慎八月由蜀至黔,应聘入闱《升庵集》卷三《贵州乡试录序》。 |
闱场造句 | 1、回陛下,小人原来也想着要好好读书,搏取个功名,无奈连进三度闱场,只因无钱打点,次次名落孙山。 2、他依旧每日在苦檐居抚琴,只是偶尔出门郊游,与市井之徒喝几顿酒,东侃西谈,要不就是出入各种闱场娱乐之地,日子过的好不潇洒自在。 3、刻印三年后,他的儿子宝俭,参加北方闱场癸酉年的乡试,考取举人。 4、闱场位于宣武门西大街,士子们出了闱场不管考的好考的不好的,都有种逃出升天的感觉,看着彼此也觉得亲近了许多,几句话相熟后更是一同找个地方喝酒。 5、康有为走出闱场的时候有些茫然,他甚至不知道是怎么回到客栈的,他本是广东南海人,却千里迢迢跑到京城来参加乡试,只因对自己的文章极有自信。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