倮匈的意思 | |
词语 | 倮匈 |
解释 | 【意思解释】1.无毛羽鳞甲蔽体。 |
组成 | 倮 - 匈 - |
拼音 | [luǒ] [xiōnɡ] |
单字 |
[倮]:倮
赤体
倮,袒也。--《说文》。字亦作倮。
唯人为倮匈而后生也。--《大戴礼记·曾子天圆》。注倮匈,谓无毛羽与鳞介也。”
又如倮儿(旧称无羽无鳞甲、蔽身的动物为裸虫”。又指人);倮身(裸体);倮袒(裸露上身);倮体(裸体)
倮luǒ赤体。,● 倮luǒ ㄌㄨㄛˇ◎ 同“裸”。 [匈]:匈 (形声。从勹,凶声。勹,裹。本义胸膛) 胸”的古字 匈,膺也。--《说文》。字亦作胷、作胸 胸满。--《素问·腹中论》 贯匈国。其为人胸有窍。--《海内南经》 心胸;胸怀 吾素刚急,有匈中气,不可不顺也。--《资治通鉴》 又如匈臆(胸怀) 匈xiōng ⒈〈古〉同"胸"。 ⒉,● 匈xiōng ㄒㄩㄥˉ◎ 〔匈奴〕中国古代北方的民族。亦称“胡”。◎ 古同“胸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倮匈相关的词语
倮匈造句 |
倮匈相关的成语 |
倮匈相关的成语分类
倮匈相关的词语 | |
两献 | 【意思解释】1.西汉河间献王刘德和东汉沛献王刘辅的合称。 |
两辞 | 【意思解释】1.诉讼双方的话。 2.不一致的话,不相同的话。 |
两裆 | 【意思解释】1.见"两当"。 |
两骑牛 | 【意思解释】1.一个人骑两头牛,比喻同时依附对立的两方。 |
两谢 | 【意思解释】1.指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与其族弟谢惠连,也并称"大小谢"。二人均以诗赋著名。 |
两龙 | 【意思解释】1.喻指两个豪杰。 |
两举 | 【意思解释】1.两次参加科举考试。 |
两输户 | 【意思解释】1.即两税户。 |
两潘 | 【意思解释】1.晋代文学家潘岳和潘尼的合称。潘岳长于诗赋,文辞华靡;潘尼诗注重词藻,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 |
两魪 | 【意思解释】1.即比目鱼。 |
两雁随车 | 【意思解释】1.《艺文类聚》卷九一引晋虞预《会稽典录》:"虞国少有孝行。为日南太守,常有双雁宿止厅上。每出行县,辄飞逐车。既卒于官,雁逐丧还。至余姚,住墓前,历三年乃去。"后因以"两雁随车"指州郡长官亡故。 |
两邻 | 【意思解释】1.指左右邻居。 |
两塾 | 【意思解释】1.巷门两侧的房屋,古时庶民学舍所在。 |
两台 | 【意思解释】1.指唐武则天时肃政台(即御史台)的左右两台。左台知百司﹑监军旅,右台察州县﹑省风俗。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职官.两台》。 2.藩台和臬台的合称。指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承宣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 |
两宋志传 | 【意思解释】长篇小说。传为明代熊大木作。一百回。前五十回为《南宋志传》,叙五代晋、汉、周三朝兴废争战及宋太祖平定诸国故事。后五十回为《北宋志传》,主要叙宋初杨家将故事,是前代杨家将故事的集大成之作。 |
两宋 | 【意思解释】1.北宋和南宋的合称。 |
两角丱 | 【意思解释】1.犹两丱。古代儿童的发式。 |
倮匈相关的成语补全
倮匈相关的成语接龙
倮匈相关的标签
倮匈相关的句子
倮匈其他造句 | |
天下匈匈造句 | 1、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原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项羽 2、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3、他当时面临形势可谓“天下匈匈”,危机深重、经济崩溃,民生凋敝,士兵的复员安置、功臣的论功行赏、异姓王貌合神离、匈奴扰边,等等。 4、天下匈匈,海内乏主,掎鹿争捷,瞻乌爰处。 5、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 6、 7、 8、 9、 10、 |
匈奴造句 | 1、第一次交战,就杀得匈奴人仰马翻,溃散草原。 2、这是近数十年来,汉廷唯一一场不以匈奴为对手的战争,必须要有绝对的把握,否则辛苦营造出来的上国优势又将付与东流。 3、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4、年十四五,勇健有智略……尽据匈奴故地。 5、“大西北三部曲”里第一部《最后一个匈奴》气势逼人,目空天下,《最后的民间》则趋于平和,富有东方幽默。 6、无论吕布是不是三姓家奴,但不得不承认,若是无吕布,如今的并州还要是陷入匈奴之患,卫涛此言,可谓是大得人心。 7、幸福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圣洁。幸福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壮。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8、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靖以骑三千,蹀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 9、东汉王朝打仗的部队往往都是战斗力较差的地方部队以及羌胡杂牌军,即使这样北匈奴仍然不堪一击。 10、秦始皇把匈奴驱逐到漠北以后,令蒙恬立即修筑新的秦朝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