緑醑相关的词语 |
緑头鸭 | 【意思解释】1.雄性野鸭。头和颈部为绿色,故名。 2.唐教坊曲名。又词牌名。亦称《多丽》﹑《鸭头绿》。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双调一百三十九字。前段十三句六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 |
緑头巾 | 【意思解释】1.绿色头巾。汉代卑贱者所服。唐代李封责令罪人裹绿头巾以示辱。元明两朝娼妓﹑乐人家中男子都规定戴绿头巾。后俗称妻有外遇为戴绿头巾。 |
緑橘 | 【意思解释】1.橘的一种。皮色青绿,比一般柑橘小,早熟。 |
緑駬 | 【意思解释】1.见"緑耳"。 |
緑褠 | 【意思解释】1.绿色臂衣。臂衣犹今之袖套。 |
緑莹莹 | 【意思解释】1.绿光闪烁的样子。 |
緑醅 | 【意思解释】1.绿色美酒。 |
緑蕚梅 | 【意思解释】1.见"緑萼梅"。 |
緑发 | 【意思解释】1.乌黑而有光泽的头发。 2.借指年轻人。 |
緑肥 | 【意思解释】1.将新鲜绿色植物的嫩茎叶翻压在地里,经过发酵而成的有机肥料。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大部分绿肥也可用作饲料。 |
緑依依 | 【意思解释】1.碧绿茂盛貌。 |
緑昌明 | 【意思解释】1.绿色的昌明茶。昌明,茶的一种,其产地唐时属眉州昌明县(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南),因以产地为名。 |
緑林豪客 | 【意思解释】1.(緑lù)指绿林中本领出众的人物。 |
緑林强盗 | 【意思解释】1.见"緑林大盗"。 |
緑林山 | 【意思解释】1.(緑lù)山名。新莽末年,新市人王匡﹑王凤等领导农民起义,以此为根据地。据《后汉书·刘玄传》唐李贤注,在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北。但近人考证,谓当即今湖北大洪山。参见"緑林"。 |
緑林 | 【意思解释】1.(緑lù)指新莽末年的绿林军。西汉末年,新市人王匡﹑王凤等,组织荆州饥民起义,以绿林山(在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北)为根据地,史称"緑林军"。以后绿林军分兵转移,称下江兵和新市兵,并与平林兵会合,声势大振。北攻洛阳,西攻长安,王莽被杀死。事见《汉书·王莽传下》﹑《后汉书·刘玄传》等。汉臧洪《报陈琳书》:"昔高祖取彭越于巨野,光武创基,兆于緑林,卒能龙飞受命,中兴帝业。"唐刘知几《史通·曲笔》:"夫以圣公身在微贱,已能结客报雠,避难緑林,名为豪杰。安有贵为人主,而反至于斯者乎?"后因"緑林"指聚集山林间的反抗官府或抢劫财物的武装集团。 |
緑英 | 【意思解释】1.绿色花苞。 2.茶名。产于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县)。见《茶谱》及明王志坚《表异录.蔬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