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隶释的意思

词语隶释
解释【意思解释】1.谓用楷书录写隶字并加以解释。
组成 - -
拼音 [lì]  [shì] 
单字 [隶]:隶 (隶又樆尾会意。本义逮、捕、追及) 同本义 隶,及也,从又从尾省,又持尾者从后及之也。--《说文》 跟从;附属 隶而从者。--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不隶于宫观之籍。--明·顾炎武《复庵记》 又如隶事(以故事相互隶属) 通离”。流离 饿馑流隶,饥寒道路。--《汉书·叙传·王命论》 通肄” 检查 关东吏隶郡国出入关者。--《史记·酷吏列传》 练习 廼令群臣习隶。--《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隶(隸、隷)lì ⒈附属,属于~属。直~中央。 ⒉封建时代的衙役、差役~卒。皂~。 ⒊旧时地位低、被奴役的人奴~。仆~。 ⒋一种汉字字体,相传是秦朝程邈所创造~书。 隶dài 1.及;捕获◇作"逮"。,● 隶(隸)lì ㄌㄧˋ◎ 附属,属于:隶属。配隶(从属)。直隶中央。◎ 封
[释]:释 (形声。从采,瞘声。采,有辨别、分析义。本义脱掉,解下) 同本义 释,解也。从采,取其分别物也。瞘声。--《说文》 释获。--《仪礼·大射仪》 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 主人释服。--《仪礼》 又如释绂(解下印绶。指致仕罢官);释褐(除去平民的衣服,换上官服。即作官”) 解释 又如释情消迹(消除误会;予以和解);释言(以言语自作解释);释例(说明所著书的凡例) 释(釋)shì ⒈放,放下,放弃~放。开~。如~重负。手不~卷。 ⒉排解,消除,消溶~难。~疑。冰~。 ⒊说明,解说~义。解~。注~。 ⒋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又泛指有关佛教的~教。~子(和尚)。~氏(佛家)。 释yì 1.喜悦。,● 释(釋)shì ㄕˋ◎ 解说,说明:解释。注释。释文。
近义词
反义词

隶释相关的词语

隶释造句

隶释相关的成语

贩夫皁隶泛指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贩夫皂隶泛指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严家饿隶形容拘谨的书法风格。
爱不忍释释:放下。对所喜欢的物品,爱得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
爱不释手释:放下。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冰解冻释如同冰冻融化一般。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
杯酒释兵权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冰消雪释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冻解冰释如同冰冻融化一般。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
矜平躁释指心平气和,有涵养。
涣若冰释犹言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涣如冰释犹言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涣然冰释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解兵释甲解:解除;释:卸下。解除武装,卸掉盔甲。比喻不再参战。
尽释前嫌尽释:完全放下。嫌:仇怨,怨恨。把以前的怨恨完全丢开。
解疑释惑解:解释;释:消除。解答疑难问题,消除困惑情绪。
离蔬释屩比喻脱离清苦生活,入身仕官。同“离蔬释蹻”。
离蔬释蹻离开蔬食,脱去木屐(一说为草鞋)。比喻脱离清苦生活,入身仕官。
若释重负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同“如释重负”。
如释重负释:放下;重负:重担子。象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
融释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手不释书犹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隶释相关的成语分类

隶释相关的词语

隶籍【意思解释】1.犹隶户。
隶韵【意思解释】1.隶书的韵味。
隶学【意思解释】1.谓隶书之学。
隶写【意思解释】1.谓用隶书写定古文字。
隶齿【意思解释】1.同列。
隶汉【意思解释】1.即汉隶。指汉代的隶书。
隶僮【意思解释】1.奴仆。
隶仆人【意思解释】1.见"隶仆"。
类例【意思解释】1.类别与体例。
类物【意思解释】1.谓区别事物善恶以利器用。 2.谓摹写事物。
类帖【意思解释】1.即法帖。名家书法的拓本或印本。
类味【意思解释】1.指气味相似的人。
类昊【意思解释】1.祭告天神。
类事【意思解释】1.即类书。 2.谓分类记载典章制度等。
类招【意思解释】1.以物类相招。
类告【意思解释】1.谓祭祀以上告天帝。
类见【意思解释】1.古礼名。诸侯死后世子见天子代父受国之礼。 2.比类而见。指由一事物由此而推看出类似的其他事物。

隶释相关的成语补全

隶释相关的成语接龙

隶释相关的标签

隶释相关的句子

隶释其他造句

隶书造句1、红木大案之侧立有一柄刚挥翰完成的画扇,一面是水墨画的梅竹摇曳小鸟轻鸣,一面是朱砂书写的隶书:“远山无墨千秋画,近水带弦万古琴”。
2、隶书的演变,是由古隶到今隶。
3、先生隶书苍劲古拙、韵味十足,自胜刘炳森百倍。
4、作为儒家思想的表现载体的庙堂汉碑隶书是书法艺术走向自觉和成熟的结果。同时也因其典雅恭谨、沉古遒厚而成为隶书的标准和极则。
5、隶书和楷书将禾、千连写讹变,禾形与人形遂皆消失。
6、古代书画中董其昌绫本《马鞍山色》、恽寿平《三友图》、龚贤的晚年力作《仙山楼阁图》、赵之谦的《隶书刘熊碑》等作品,多次被主题画册收录出版。
7、隶书,以锋摄墨,以毫平铺于纸上,骏发满足,画如铁石,字若飞动,呈现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8、至于草书,则是删除了章草中带有隶书笔意的波磔,加强了用笔的使转,使得转折处笔势连绵,流畅而富有韵致,开创了今草的新局面。
9、汉字形体结构的最终定型是兴起于汉代的隶书。
10、自然,隶书的笔法是和隶书的结体分不开的,线条的长短、粗细、斜曲,笔画的穿插、呼应、疏密,都是和字的自然结体不可分的。
直隶造句1、松江府从元朝开始就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在明朝初期、中期,松江府以小小的三县之地,缴纳的米粮税赋几乎年年都是南直隶之冠。
2、目下直隶和山东是不是一个水火交织,一个承平盛世?大帅腿伤未愈,换做是你能不能带伤前去?
3、其中,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筹议海防折》最令人瞩目,也确能反映出海军海防问题在当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4、他有一个表兄,现任北直隶大名府之职,甚是意气相投。
5、晚清直隶是当时全国少数几个灾害严重的省份之一,其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居全国之首。
6、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吴桥县为河北省属县。
7、熟悉制造技术的工匠,多在浙江、直隶招用,艺徒工役等在当地启用。
8、年他兴建了一家火柴厂,后转任直隶道台,然后受。
9、贷陕西葭州等三州县、直隶霸州等三十九州县灾歉籽种口粮仓谷。
10、他于考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直隶提学使等职。
汉隶造句1、石磊从小就在那些石碑旁玩耍,慢慢的喜欢上了书法,秦篆汉隶,都非常拿手,去年医学院的书法比赛,他还拿过奖,算是他唯一能为班级争光的优点。
2、作为汉隶成熟期摩崖石刻的代表作,《西狭颂》与位于陕西汉中的《石门颂》、《阁颂》并称为“汉隶摩崖三大颂碑”,简称“汉三颂”。
3、千年前我用汉隶写下唐诗,而今生我又开始为你填写歌词,那个前世居住在长安的女子,是我轮回在轮回的心事。方文山
4、王介平家学渊源,又长期从事古代书画修缮和鉴定工作,其汉隶南源于肖娴,北学于著名书法大家刘炳森。
5、对此故宫文化旅游编辑室作出回复称,封面、书脊沿用版故宫日历封面汉隶碑拓集字,“暦”为“歴”的分化字,因此采用的是汉隶中的“歴”字。
6、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防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7、秦篆衍向汉隶变,心生灵悟入切点。
8、说着话要来笔墨和一条竹片,写下一列工整的汉隶:“北海氏勋酬答夷民阿飞……”。
9、帛书的字体除“篆隶体”外,还有古隶和汉隶两种。
10、“百二关山严凤阙,五千道德跨龙门”,是厚重的汉隶书体。
隶卒造句1、至于驵会庸流、么麽贱品,亦戴方头巾,莫知禁厉,其俳优隶卒,穷居负贩之徒,蹑云头履行道上者,踵相接而人不以为异。
2、这就要说到明朝的另一种户籍——贱籍,主要包括奴婢、隶卒、乐户倡优等。
3、如果要去检阅军政,更不得了,“署中上自大人,下至隶卒,无不赶办行装,成衣工不计其数”。
4、社会上常常是“娟优隶卒”并称,被目之为“不足齿数之列”。
5、艺人们在旧社会被称为“隶卒倡优”四大贱民之列。
6、在此期间,孙嘉淦认真“行走”,与隶卒同吃住共甘苦,深得吏卒们的拥戴。
7、这主要是为了核对童生身份,避免有刑、丧、过、犯、冒籍、倡优、隶卒等情况。
8、明清法律规定,倡优隶卒及其子孙三代,不准参加科举。
9、组织成分极为复杂,“上自王公卿相,下至娼优隶卒,几乎无人不团”。
10、清制,“奴仆及倡优隶卒”俱属“贱民”,禁与良民为伍,翠喜既属乐籍,则没有资格去李大人家听差。
隶属造句1、鲁山县正大炭素材料有限公司,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工业园区,系民营股份制企业,隶属河南方圆炭素集团。
2、两位作曲家都隶属于浪漫主义兴盛时期的法国乐派。
3、纪时,哲孟雄成为独立的部落,但其境内的寺院仍隶属于西藏各大寺。
4、美国空军欧洲司令部表示,失事飞机隶属阿维亚诺空军基地。
5、把截尾试验中生产者风险和消费者风险定义成模糊数,在确定的可行方案中,利用隶属度来确定最优的截尾方案。
6、我们隶属于国营组织。
7、改称峨山彝族自治县,隶属于玉溪专州。
8、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鞘翅目,拟步行甲科,粉甲属。
9、七鳃鳗隶属于圆口纲,是一类因营半寄生生活而引发机体显著特化的动物。
10、以司法警察为主体组建隶属于最高人民法院、脱离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实行垂直领导的执行局,行使执行权。
如释造句1、她仍然感到生疏而疑惑,但临近破晓时,她感到如释重负。
2、如释重负,连这句话至少说早两天都无暇顾及了。
3、伊朗人倒是没提出什么问题便同意了我们的计划,这使我们如释重负。
4、仿佛所有的故事,都少不了离别这样一个片段。如果说开始是为了结局,那么相遇则是为了别离。许多人的眼里,离别应是带着一种感伤的凄美,但我以为,有许多离别,给人带来的却是如释重负的感觉。白落梅
5、考试之后,我感到如释重负。
6、我完成这项任务后,感觉如释重负。
7、知道自己录取后,他一扫阴霾,如释重负地嘘了口气。
8、研究小组指出,就连这个数字也可能估计不足,因为它没有解释正反馈的方方面面,比如释放出甲烷和二氧化碳正在融化的永久冻土层。
9、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丰子恺
10、结束了这一阶段的工作,我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释梦造句1、晏子据礼释梦以梦境内容的分析为起点,力图从人与人的关系中找到梦境产生的原因。
2、利用现代手段,用集体释梦、在材料限定下编造故事等方法,激发写作兴趣。
3、“释梦是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弗洛伊德就是这样说的。
4、人们有时如此相信梦的部分原因在于释梦的长期文化史,且我们时常在书中,电影和电视里接触到释梦的相关信息。
5、好像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别人该怎样生活,但却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生活该怎样,就像释梦的老妇人,不知道如何把梦变为现实。保罗·戈埃罗
6、科学家们往往回避释梦的难题。
7、一些研究者看不起用电脑来释梦的行为,甚至瞧不起那些临床医学家的作为。
8、美洲土著易洛魁印第安人就发展了有关释梦的类似思想。
9、由于我释梦时所引用材料的特殊性,使得本书的创作更加困难。
10、如果能在正确的情况中选择正确的理念,那么释梦者便能完整地或是部分地解释这类梦,根本无需梦者的辅助说明。
释文造句1、但我们也发现,《集录》释文部分的问题也是很多的。
2、界面文化集成了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它提供了多视角解释文化的可能性。
3、归其一点,他们是从社会反映论的角度出发,阐释文本的社会历史意义和认识价值,只涉及了写什么的问题。
4、他以历史的观点来解释文艺美学的的发展与进化。
5、美中不足的是,这部书在释文、断句及写信人、收信人认定方面,都有可议之处。
6、随着帛书释文的不断发表,由此也带来了中国学术史上的革命,甚至改写了许多学术难题。
7、新的修正公式不仅能够解释文中的实验结果,也能满足以往文献提出的直流电动机转速与脉动电流频率之间的关系。
8、所有检索结果皆显示该字词曾出现的条号,条号以超连结显示,点击超连结进入该条号释文。
9、百科全书条目释文是一种权威性辞书的说明文字,其语言朴实、洁、谨。
10、注文,释文重要的或解释性的注释;评论。
释手造句1、他反思说,正是因为自己痴迷到了爱不释手、不能自拔、玩物丧志的境地,老板们才“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送来的玉石、玉器经鉴定价值万元。
2、有些人或小孩可能不懂,这是因为天国是用黄金来铺路,像我们这里爱不释手的钻石,在那里也是被用来筑墙或铺路等。
3、年少曾读,体会不深,近日重读,拍案叫绝,再三回味,越爱不释手。
4、新的桌面有太多的东西让人爱不释手了。
5、母猴对蟾蜍爱不释手,走到哪里都会带着。
6、当时店家和胖子解释手压式手电的储备电池时,胖子还开玩笑说,要是以胖爷他***的时间算,他能把这手电充爆了。
7、小青拿着这个漂亮的布娃娃,看了又看,爱不释手。
8、有些时候对于一本特别的书你就是爱不释手。
9、都说女人是一本书,我是一部装帧厚重,内容丰富,易读易懂,品读起来使您爱不释手的好书。
10、不是海誓山盟,不是厮守终身,不是无怨无悔,这些不过是影视文学作品中的壮烈!真爱,是不管对方变得如何丑陋,依然爱不释手,不管对方变得如何不可理喻,吵过之后依然倍加珍惜,不管对方身在何处,总是不时牵挂与想念!真爱就是没有道理!
假释造句1、假释委员会推荐给他假释。
2、全国在押犯中有的罪犯获得减刑、假释。
3、我假释了三个月,后来他们又把我抓了进去。
4、“三振法案”主要内容是将已经犯两次重大犯罪的重刑犯,或已犯一次重大犯罪的暴力罪犯或烟毒犯,若其再犯时,原则上终身监禁,不得假释。
5、这就在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内封死了我假释的机会。
6、他们违背假释誓言,逃之夭夭。
7、这种恩赦制度在刑罚执行制度改革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为纪英国假释制度的开端,并为世界范围内假释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8、数说亮点全省法院去年共办结减刑、假释案件。
9、在假释已决犯因声称的不端行为又被送回监狱的案件里,上述论点起着主导作用。
10、他时时刻刻捏着一把汗,生怕假释被取消。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