橹楯的意思 | |
词语 | 橹楯 |
解释 | 【意思解释】1.大盾。 |
组成 | 橹 - 楯 - |
拼音 | [lǔ] [shŭn dùn] |
单字 |
[橹]:橹
(形声。从木,鲁声。本义大盾牌)
同本义
橹,大盾也。--《说文》
蒙之以甲以为橹。--《左传·襄公十年》
泰山为橹。--《汉书·司马相如传》
礼义以为干橹。--《礼记·儒行》
流血漂橹。--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橹榡(大盾);橹子(方言。手枪)
顶部没有覆盖的远望楼
修橹。--《孙子·谋攻》
又如楼橹(古时军中用以侦察、防御或攻城的高台);橹巢(上古人类的居处。有柴谓橹,在树曰巢);橹棹(橹和棹都是划船的工具)
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
在旁曰橹。--《释名》
橹(
⒊艪、
⒊艣)lǔ
⒈大盾牌。
⒉望楼,瞭望台泰山为~。
⒊船桨,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摇~。大舶夹双~。,● 橹(櫓)lǔ ㄌㄨˇ◎ 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置于船边,比桨长,用于摇动:摇橹过江。 [楯]:● 楯shǔn ㄕㄨㄣˇ◎ 阑槛横木,指阑干:楯轩。◎ 拔擢:“引楯万物,群美萌生”。◎ 古代载棺木的车。● 楯dùn ㄉㄨㄣˋ◎ 同“盾”。,● 楯shǔn ㄕㄨㄣˇ◎ 阑槛横木,指阑干:楯轩。◎ 拔擢:“引楯万物,群美萌生”。◎ 古代载棺木的车。● 楯dùn ㄉㄨㄣˋ◎ 同“盾”。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橹楯相关的词语
- 冲橹
- 城橹
- 蔽橹
- 烽橹
- 棼橹
- 干橹
- 戈橹
- 篙橹
- 高橹
- 门橹
- 鸣橹
- 盾橹
- 楫橹
- 橹楯
- 橹罟子
- 橹艩
- 楼橹
- 橹子
- 橹轮
- 棚橹
- 陛楯郎
- 板楯蛮
- 陛楯
- 钩楯
- 戈楯
- 后楯
- 矛楯
- 鲙楯
- 腞楯
- 刀楯
- 甲楯
- 橹楯
- 阑楯
- 卤楯
- 荣楯
- 武头楯
- 掷楯
- 杨楯
- 引楯
- 鬻矛誉楯
橹楯造句 |
橹楯相关的成语 | |
鬻矛誉楯 | 指自相矛盾,不能两立。 |
橹楯相关的成语分类
橹楯相关的词语 | |
橹罟子 | 【意思解释】1.果名。波罗蜜的一种。 |
乐然 | 【意思解释】1.愉快貌。 |
乐跎跎 | 【意思解释】1.犹乐陶陶。 |
乐极悲生 | 【意思解释】1.同"乐极则悲"。 |
乐丧 | 【意思解释】1.举乐办理丧事。 |
乐队 | 【意思解释】1.古代泛指奏乐及歌舞的队伍。 2.今指由演奏不同乐器的若干人所组成的奏乐集体。 |
乐淘淘 | 【意思解释】1.形容很快乐的样子。 |
乐逸 | 【意思解释】1.亦作"乐轶"。 2.悠闲安乐。 |
乐悠悠 | 【意思解释】1.形容快乐的样子。 |
乐眼 | 【意思解释】1.犹笑眼。 |
乐理 | 【意思解释】1.音乐的道理﹑法则。 |
乐容 | 【意思解释】1.谓舞。 |
乐悦 | 【意思解释】1.欢喜。 |
乐卿 | 【意思解释】1.汉武功爵名。 2.唐及唐以后太常卿的别称。 |
乐师 | 【意思解释】1.《周礼》官名,为大司乐之副。 2.以音乐为职业的人;音乐工作者。 |
鲁彦(1901-1944) | 【意思解释】小说家,翻译家。原名王衡,又名王返我,浙江镇海人。曾参加文学研究会、世界语协会。抗战期间主编《文艺杂志》,宣传抗日。著有短篇小说集《柚子》,长篇小说《苦海》、《野火》等。被鲁迅称为“乡土文学”作家。 |
鲁迅艺术学院 | 【意思解释】全名“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培养革命艺术干部的学校。1938年创立于延安。初设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等系。1939年改设普通部、专修部、研究部,另设艺术指导科。1943年归入延安大学。1945年迁东北,改名为东北鲁迅文艺学院。抗日战争时期,曾在苏北设鲁艺华中分院,在晋绥边区设鲁艺晋西北分院,在山东区设鲁艺学校。 |
橹楯相关的成语补全
橹楯相关的成语接龙
橹楯相关的标签
橹楯相关的句子
橹楯其他造句 | |
楼橹造句 | 1、兵械方面,制造刀、枪、弓矢、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云梯、楼橹、砲、剑、射御等。 2、我所见过的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垛堞绵延,楼橹耸峙。 3、古兰州“面山为城,倚河为津”,其建筑“垣墉高坚,雉堞鳞次,楼橹翼然”,处处呈现出阳刚之美。 4、于是修城郭,起楼橹,营田农,积刍秣,凡可以守御者皆具焉。 5、楼橹高十余丈,绵亘数十里,旗族戈盾,望之如山。 6、 7、 8、 9、 10、 |
楼橹造句 | 1、兵械方面,制造刀、枪、弓矢、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云梯、楼橹、砲、剑、射御等。 2、我所见过的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垛堞绵延,楼橹耸峙。 3、古兰州“面山为城,倚河为津”,其建筑“垣墉高坚,雉堞鳞次,楼橹翼然”,处处呈现出阳刚之美。 4、于是修城郭,起楼橹,营田农,积刍秣,凡可以守御者皆具焉。 5、楼橹高十余丈,绵亘数十里,旗族戈盾,望之如山。 6、 7、 8、 9、 10、 |
摇橹造句 | 1、东风吹拂,布帆满张,春汛未至,水流亦缓,锦帆船上的船工们轮班摇橹,悠悠逆水而上。 2、知己知彼,不狂不馁,仔细地找准了自己生命的目标,板浆摇橹向人生茫茫之海努力划去。 3、夜幕降临,我终将离去,听着他送客的歌谣,在孩子的摇橹声中远去。虽然过去的依然存在,它并没有死去,但我们的欢乐却一去不复返,我们之间的交集也悄然远逝…… 4、曾经有个少年,站在摇橹船上,大声地为她唱这首歌。她听不懂粤语,问他在唱什么,他说,陈见夏,你就当是路过了我这只蜻蜓吧。 5、吊脚楼临河而筑,茶馆里喝早茶的农民凭窗而坐,望望摇橹的农船,听听水面传来的桨橹声……这些都成了我离家进城后一份浓浓的乡愁。 6、当时上海日产的生活废弃物中有四千多吨,是需要水上清运工们靠摇橹、撑篙、拉纤和篷帆等最原始的方式来将垃圾运出城区的。 7、我们在星空下,轻摇橹,慢划桨,以至乐而忘返。 8、远山如墨,乘小舟顺水而行,碧绿入眼,鸟声、水声,摇橹声,细细微微伴入耳畔。 9、西湖赏月寻美景,乘摇橹船漫游湖心赏月,感受远山近水在月光下弥漫的别样诗情(小学生网)。 10、坐在乌篷船里,我们或是相互讲讲笑话,或是听听乌篷船那亲切的摇橹声,你听,多有节奏呀“啪哒,啪哒……”或是吃着各自手里香喷喷的扯白糖,好不乐哉。 |
樯橹造句 | 1、樯橹浅唱,鸬鹚是破晓中的一道风景。 2、钟过去,大战之前的凝重气氛没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气概也没有,超凡脱俗的当代视角也没有。 3、依靠武力赢得了海权,却不知道如何利用以及维护,这个先天的缺陷注定了日本海军的旭日很快将化为落日,最终迎来樯橹灰飞烟灭的结局。 4、东汉末年,群雄纷争,正所谓乱世出英雄,雄姿英发,千古传诵的周公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谱写了一段优雅而厚重的历史。 5、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将球罚进去,这就有点像00影中那种“暴力芭蕾”一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6、过去靠樯橹渡大军,今朝用钢艇送雄师。 7、自隋唐时代以下,直到清末,宁波一直是传统海外贸易重要节点,沿海千帆云集,樯橹林立,极其壮观。 8、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9、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0、当然,赏西塘夜景就不得不提景观船,坐在船中,看岸边游人如织,观水中映影如画,听樯橹划破水声,仿佛人在画中游、画在心中移。 |
摇橹造句 | 1、远山如墨,乘小舟顺水而行,碧绿入眼,鸟声、水声,摇橹声,细细微微伴入耳畔。 2、夜幕降临,我终将离去,听着他送客的歌谣,在孩子的摇橹声中远去。虽然过去的依然存在,它并没有死去,但我们的欢乐却一去不复返,我们之间的交集也悄然远逝…… 3、我们在星空下,轻摇橹,慢划桨,以至乐而忘返。 4、唉乃:摇橹的声音,划船时歌唱的声音。 5、曾经有个少年,站在摇橹船上,大声地为她唱这首歌。她听不懂粤语,问他在唱什么,他说,陈见夏,你就当是路过了我这只蜻蜓吧。 6、粼粼波光心舒畅,碧水蓝天爱飞翔,悠悠船只歌摇橹,飞花流水爱荡漾,携亲人暖入怀,拥爱人甜入心,旅游让心灵回归,让真爱流淌。中国旅游日,祝你旅游快乐。 7、轻波摇橹的小舟和环绕河畔的歌声,则见证了杏坛浓郁的民风民俗。 8、随着摇橹的声音越来越清晰,芦苇荡里,一只小船悠缓的飘出来了。 9、吊脚楼临河而筑,茶馆里喝早茶的农民凭窗而坐,望望摇橹的农船,听听水面传来的桨橹声……这些都成了我离家进城后一份浓浓的乡愁。 10、摇橹下的水乡,一碗羊肉面,半盏老黄酒,就是水乡人家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