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咀咏的意思

词语咀咏
解释【意思解释】1.玩味吟诵。
组成 - -
拼音 [jǔ]  [yǒnɡ] 
单字 [咀]:咀 (形声。从口,且声。本义品味,细嚼) 同本义 咀,含味也。--《说文》 咀,嚼也。--《通俗文》 三月如咀咀者何?--《管子·水地》 沉浸浓郁,含英咀华。--韩愈《进学解》 咀嚼 咀果壳。--唐·柳宗元《贞符》 咀嚼 咀jǔ ⒈品味,细嚼~觉。~嚼。  ⒉见zuī。 咀zuǐ ⒈口含在~里。 ⒉说话不要光动~不做事。 ⒊形状或作用像~的山~▲~子。烟~儿。,● 咀jǔ ㄐㄩˇ◎ 含在嘴里细细玩味:咀嚼(jué ㄐㄩㄝˊ)(a.细嚼;b.喻对事物反复体会)。含英咀华(喻读书吸取精华)。<
[咏]:咏 (形声。从口,永声。又作詠”。本义曼声长吟;歌唱) 同本义 詠,歌也。或从口。--《说文》。段注尧典曰‘歌永言。’乐记曰‘歌为之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 搏拊琴瑟以咏。--《虞书》。郑注谓歌诗也。” 五曰夷则,所咏歌九则,平民无二也。--《国语·周语下》 人喜则斯陶,陶斯咏。--《礼记·檀弓》 咏而归。--《论语·先进》 咏殷周之《诗》。--班固《东都赋》 又如咏士(诗人);咏雪(咏絮。泛指有诗才的女子);咏哦(歌咏吟哦);咏吟(曼声诵读);咏言(吟诗) 咏(詠)yǒng ⒈声调抑扬地念诵或歌唱吟~。歌~。 ⒉用诗词等来赞颂或叙述~志。~梅。~雪。,● 咏yǒng ㄩㄥˇ◎ 唱,声调有抑扬地念:咏赞。歌咏。吟咏。
近义词
反义词

咀咏相关的词语

咀咏造句

咀咏相关的成语

啜英咀华“啜”念chuò。比喻品赏、体味诗文的精华。
含宫咀征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商咀征”。
含宫咀徵“宫”、“商”、“徵”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商咀徵”。
含菁咀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同“含英咀华”。
含商咀征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宫”、“商”、“征”均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亦作“含宫咀征”。
含商咀徵“宫”、“商”、“徵”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宫咀徵”。
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咀嚼英华咀嚼:用牙齿磨碎食物,比喻反复体会;英华:此指精华。比喻细细体会文章中的精华。
嚼铁咀金指说话斩截。
龙雕凤咀比喻辞藻之美。
耐人咀嚼指耐人寻味。
嘲风咏月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桑间之咏指描写男女情爱的诗歌。
涂歌里咏形容国泰民安、百姓欢乐的景象。同“涂歌邑诵”。
咏嘲风月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同“咏月嘲风”。
吟风咏月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吟花咏柳犹言吟风弄月。
咏桑寓柳咏的是“桑”,而实际说的是“柳”。比喻借题传情。
一觞一咏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咏月嘲风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咏月嘲花指创作诗歌。花和月经常作为诗人歌咏的对象,故称。
一吟一咏指吟诗作赋。

咀咏相关的成语分类

咀咏相关的词语

咀茹【意思解释】1.嚼食。 2.谓钻研。
咀吞【意思解释】1.咀嚼吞食。
佶倔【意思解释】1.佶屈。
夹食【意思解释】1.古棋戏。今民间仍有此戏﹐以围棋子为之。
尖颖【意思解释】1.犹新颖;新奇。
尖薄【意思解释】1.尖巧轻薄。 2.犹刻薄。
尖锋【意思解释】1.指毛笔字的起笔露锋而呈棱角。
尖滑【意思解释】1.犹奸滑。
尖站【意思解释】1.旅途中可以暂时休息或进饮食之处。与"正站"对言。
劲厉【意思解释】1.刚正严肃。 2.谓风势猛烈而寒冷。
劲威【意思解释】1.严重的威胁。
尖尖【意思解释】1.末端细小尖锐貌。 2.方言。犹狠狠。
尖叉【意思解释】1."尖"﹑"叉"均旧诗中之险韵﹐宋苏轼《雪后书北台壁》诗其一末韵为"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其二末韵为"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造语自然﹐无趁韵之弊。其弟辙与王安石步原韵所和诗及苏再用前韵所作诗﹐其造语押韵亦复自然。世因以"尖叉"为险韵之代称。
奬渥【意思解释】1.优厚的奖励。
奬遇【意思解释】1.奖许赏识。
佳制【意思解释】1.佳作。 2.谓制作精美者。
佳倩【意思解释】1.犹佳婿。

咀咏相关的成语补全

咀咏相关的成语接龙

咀咏相关的标签

咀咏相关的句子

咀咏其他造句

咀咒造句1、她告诉我们,那人咀咒她,并用了许多她羞于复述的低俗字眼。
2、你疯了吗?当年我们可都是立下过咀咒的,江水不犯河水!如今你又来骚扰我这是怎么一回事?
3、然而,什么为国争光?什么热血的男儿?什么为人道?什么为正义?到头再造的和平,所有的鸿福,一点也没有他们的份子!不折不扣,他们以往上了一次大当,做了一个傻瓜,那可咀咒的战争呵!
4、然而在这里,这个灰色头发,荒唐的老人却以一群疯狂水手的首领地位,环绕世界,咀咒追逐著一头鲸鱼。
5、策马回奔,像个疯子似的狂奔,仰天咆哮、咀咒。
6、他长大后会了解到,咀咒是不成熟的行为。
7、他咀咒着,额头上都沁出了汗水。
8、别人的咀咒,会变成你的祝福。
9、洛德默不作声,怒火中烧,恶狠狠地咀咒着亚米诺医生。
10、我会每天画圈圈咀咒你,希望你快点走。
咏柳造句1、这是贺知章写的一首咏柳的七言绝句。
2、夏天真美好,我已想起咏柳这首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诗写得多好啊!把蜜蜂都招来了呢,都想采咏柳的蜜呢!
3、《咏柳》这首古诗的意境很深远。
4、可以说“咏柳”诗词是中国诗海中的艺术奇葩,值得探究。
5、时有浙妓温冷香者,寓于吴,有咏柳絮四律,沸传吴下,好事者多和之。
6、今之诗歌文作中,难觅咏柳、赞柳之作,倒是古人的诗词中,述柳、赞柳并因柳而发的感慨,是以普现。
7、军鼓阵阵春雷动,人说八咏柳色新。
8、
9、
10、
咏史造句1、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在取象与造境上匠心独运,技法高妙。
2、与白居易同岁的刘禹锡,同样成了咏史的高手。他的。余秋雨
3、文人通过咏史组诗的创作,流露出隐逸情结和对贤君能臣的期盼。
4、而咏怀诗与咏史诗虽有交叉,却异大于同,是两种不同的诗歌类型。
5、艺术方面,自由开放的“性灵”说理论体系,指导了他的诗歌创作,咏史诗与咏怀诗是他创作的主体。
6、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左思
7、汇即兴、苦吟于一体,熔古风、绝句、律诗、竹枝词于一炉;集感物、述怀、读书、咏史、怀人、唱和于一册,上下古今,倒峡悬河,莫测津涯。
8、意含寄托的咏史诗在审美价值上要高于其他两类的咏史诗,在诗评史上也受到历代诗评家的推崇。
9、罗袂微凉白露滋,松阴得月小船移。江天寥落租佣睡,谁唱袁宏咏史诗。阎尔梅
10、作为史学家的司马光,咏史之作与那些以文学才能著称的诗人所作咏史诗判然有别。
咏物造句1、在明末清初的辞赋创作中,咏物赋犹如百花苑中一朵奇葩,格外流光溢彩。
2、周熠的诗歌创作由咏物诗、怀乡诗、记游诗三部分组成,它们是周熠情感和人生阅历的结晶。
3、魏晋时期,咏物赋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数量质量都超过了前代的作品。
4、咏物赋或寄予文人深切的情感,或单纯描写自然风物、器具珍玩,都具有生态美学研究的价值。
5、何仁山的咏物诗,如《绿萼梅》、《雁来红》、《寒灯》、《寒柝》、《鸡冠花》等诗颇精巧,但都不如写真情实感的诗更为佳者。
6、中国咏物诗有三大传统特色:命意在于寄托;选材必须典型;表现手法不即不离。
7、第二章主要归纳和整理了魏晋时期咏物赋中描写山水鱼虫的作品。
8、或躬逢盛事,填词逸兴;或偶有所思,吟对和唱;或每有所感,赋诗遣怀,不仅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更是许多人咏物言志、表情达意的方式。
9、咏药诗是古代咏物诗的一类,它以描写药物的形态、特性,吟咏中药给人类带来的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功用为主题。
10、综览有宋一代诗歌,为了便于分析和解读,我们把宋代具有一定生态意蕴的诗歌分为四类:山水诗、田园诗、时节诗、咏物诗。
题咏造句1、历代文人王安石、贺铸、李之仪、张孝祥、王守仁、庄昶、戴重、程敏政等也先后来到香泉,并留有题咏。
2、如果没有贬官的遭遇,他的生活视野没有这么广阔,其题咏岭海山川风物的旅游诗文就不可能产生。
3、屏山岩的钟灵毓秀,曾吸引古今诸多文人墨客的题咏。
4、包括皇府内宫珍藏的书画名迹,也不乏乾隆挥毫书写的跋语或题咏。
5、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都曾登台游览,吟诗题咏。
6、采九德在所著《倭变事略》中照录此诗后,感慨系之:“观此四十余贼,亦有能题咏者,则倡乱者岂真倭党哉?”。
7、李白写了题咏山水画的诗八首,杜甫写了二十二首,所题咏的图画有山水、马、鹰、松等。
8、青衣江畔的千佛岩盛唐摩崖造像,甘江九盘山麓的碧云亭——二郎庙,还有众多东汉崖墓群,汉代两杨府君阙,以及古道雄关、明清题咏,等等,赢得了“青衣绝佳处”。
9、因商而遍游名山大川,天南地北,足迹所至,每有题咏,寄情山水,沉酣古迹,自有酣畅淋漓的感觉。
10、他的文章题咏,也经常禅味十足。
啸咏造句1、故丹青书法,确为余事,鲜有以此引类连朋、啸咏林下而成地域性文化现象者。
2、这种税法不免牵强附会,然而,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3、“弹琴啸咏,乐之忘归”的王维,是居士,又岂止是居士!苏轼的文艺成就,在最重文化的宋代,乃至在整个中国古代,都是登峰造极的。
4、树两桐于庭,日徘徊啸咏其中,人望之若神仙焉。
5、帖中言及“诸人近集,存想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可见晋人的雅集过从之密,啸咏风气之盛。
6、一掬苦汗,使一泓清流落英缤纷;或一蓑烟雨,放浪山水,“终日无事,啸咏而已”,倚杖听江声,夜饮醒复醉。
7、明天就是重阳节了,带上老人一起登高远望,不但能啸咏骋怀,还能舒展筋骨,如其“九九”长久之意,让束缚的身心再次回归自然。
8、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
9、朝廷派谢万率军北征,他常以啸咏自高,从不抚慰将士。
10、至于该窟顶部平棊藻井飞天群中,一伎者左手吹指啸咏,右手托圆镜供养的图像,更是云冈晚期伎乐雕刻世俗化的典型例举。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