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监书的意思

词语监书
解释【意思解释】1.国子监所刻的书。
组成 - -
拼音 [jiān]  [shū] 
单字 [监]:监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个人睁大眼睛在往下看(臣,竖目),右边是个器皿。金文又在器皿上加一小横,表示器中有水。古人以水为镜,监”就是一个人弯着腰,睁大眼睛, 从器皿的水中照看自己的面影。本义监督,察看督促) 同本义 眔,临下也。--《说文》 立其监。--《周礼·太宰》。注谓公侯伯子男各监一国。” 何用不监。--《诗·小雅·节南山》 监,察也。--《方言十二》 使监谤者。--《国语·周语》。注察也。” 以监其上下之所好。” 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史记·陈涉世家》 王怒, 监(眔)jiān ⒈察看,督察,从上看下~督。~察。~观四方。 ⒉牢,狱~牢。~狱。坐~房。 ⒊ ⒋ 监(眔)jiàn ⒈我国君王时代的官名或官署名郡置守、尉、~。国子~。钦天~(掌管天文、历法等的官府)。 ⒉镜子,借鉴(借鑑)明~。成汤~于夏桀。 监kàn 1.地名用字。参见"监乡"。,● 监(監)jiān ㄐㄧㄢˉ◎ 督察:监察。监控。监测。
[书]: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 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書,著也。--《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 五曰六书。--《周礼·保氏》 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易之以书契。--《易·系辞》 书者,以笔画记之辞。--《尚书序》疏 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 书(書)shū ⒈写,记载~写。奋笔疾~。大~特~。 ⒉文字读其~。读~破万卷。 ⒊信家~。来~已收。 ⒋文件证~。决心~。倡议~。 ⒌装订成册的著作~籍。著~立说。 ⒍字体楷~。行~。草~。 ⒎《尚书》的简称。 ⒏称某些曲艺说~。鼓~。 ⒐ ①汉字的书写法则。 ②汉字的书写艺术,也省称"书"~画展览。 ⒑ ⒒ ⒓,● 书(書)shū ㄕㄨˉ◎ 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
近义词
反义词

监书相关的词语

监书造句

监书相关的成语

监临自盗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同“监主自盗”。
监市履狶比喻善于体察事物。
监守自盗监守:监管;盗:偷窃。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监主自盗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同“监守自盗”。
大书特书书:写。大写特写。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秉笔直书秉:持,握住。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不刊之书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白面书郎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曝书见竹指睹物思人。
伴食中书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刺股读书比喻刻苦攻读。
咄咄书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态。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丹书白马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掉书袋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读书君子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监书相关的成语分类

监书相关的词语

监仓【意思解释】1.监督仓库。 2.监督仓库的官员。 3.监狱。
监造【意思解释】1.监督制造。 2.负有监督制造之责的官吏或职员。
监纪【意思解释】1.监察统理。
监阵【意思解释】1.督战。
监祠【意思解释】1.监察祭祀。
监宫【意思解释】1.宫监;太监。
监送【意思解释】1.监督护送。
监州【意思解释】1.监察州县。 2.指监察州县之官。 3.宋代于诸州置通判,亦称监州。
监吏【意思解释】1.负有监督之责的官吏。 2.指驿吏。
监寺【意思解释】1.佛寺中主持寺务之僧。地位次于方丈。 2.指封建朝廷监﹑寺等机构的长官。
监刑【意思解释】1.犹监斩。
监司【意思解释】1.负有监察之责的官吏。汉以后的司隶校尉和督察州县的刺史﹑转动使﹑按察使﹑布政使等通称为监司。 2.监察。
监史【意思解释】1.谓汉廷尉的属官监与掾史。 2.指刺史。 3.监修史书。
监户【意思解释】1.指因犯罪没入官中为奴的民户。
监子【意思解释】1.犹宦者。
甲观【意思解释】1.汉代楼观名。犹言第一观。为皇太子所居。后泛指太子宫。 2.借指藏书之馆。
甲缕【意思解释】1.穿结甲叶之绳。

监书相关的成语补全

监书相关的成语接龙

监书相关的标签

监书相关的句子

监书其他造句

监场造句1、我说是谁呢,原来是你派的人啊,莫言啊莫言,你们三院没人了?派个一品的烂瘸子到我们那监场?
2、其中一个正在三打三,下面还有三个监场的的。
3、是目却不行礼,进考试定章,皇上坐在御座上面,东边派太子监场,西边派静一公主监场。
4、居住在负言街的蓝家之子蓝知念,在短短的小时里就屠杀了少年的首级,其冷酷的手段让监场的监考官都毛骨悚然。
5、今天是高考的日子,按学校安排我本应去外地监场。
6、场中负责监场的曹判官走过去,拎起倒地者的衣领,要将名为童虎的失败少年拖去喂狗,手腕却忽然被一把抓住了。
7、考场氛围,特地撤去护军监场,消除考生紧张情绪,使其“吟咏自适”。
8、监场人走上台,对魏韬道:“你还要打吗?”。
9、因为他不断换桌台,每张桌台赢钱的总量也不夸张,所以根本没引起营运部监场人员的注意。
10、每场考试的试题,在考试前一个半小时,由监场课课长赴典试委员会领取,由监试委员会亲自拆封。
监造造句1、在驻厂监造过程中,要随时掌握和追踪钢管质量的变动情况。
2、他已监造过几个大的工业项目。
3、为了秉承上意,督陶官唐英在江西景德镇监造御用瓷器时不断推陈布新。
4、说罢,遂调还在固远城镇守的叱干阿利,拜其为将作大匠,负责监造此城。
5、陛下,臣今日要弹劾蒙恬将军,他监造长城不力,徇私枉法,贪污舞弊,致使长城崩塌!
6、消防设备变更、设计、施工、监造及承揽商管理。
7、监造新枪厂的机器生产并熟悉机器操作程序。
8、建议客户在加工期间派驻自己的监造人员。
9、由金陵大学建筑工程师齐兆昌监造,陈明记营造厂承建。
10、于是,专门负责保存西洋药的武英殿总监造赫世亨出马了。
监检造句1、,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收到新疆石河子监狱驻监检察室转来的张高平申诉材料。
2、,沈阳第二监狱驻监检察室负责人告诉代克研,狱方已提出二次尸检申请。
3、驻监检察官对于堵住司法过程中以权“赎身”、花钱“买刑”现象的口子,责任重大。
4、虽然在监狱普遍有驻监检察室,但是,这种检察监督力度还是有限。
5、本产品由北海市监督局负责监检,请消费者放心使用。
6、石市质监检查学生公寓床上用品。
7、安装单位、使用单位应积极与监检单位配合,并为监检人员提供必要的方便。
8、同时,驻监检察室协调海口市电影公司每月为罪犯放映爱国主义和思想道德教育电影,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监区文化,激励服刑人员改造主动性。
9、开展起重机械制造过程监检是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一项新工作。
10、惠州监狱则实现驻监检察机关对监狱办案过程的同步监督,并将协同平台数据及时导入狱务公开网站【监检造句】。
监牢造句1、爱像个监牢,因为,爱你的人,不想你受到外面的伤害。李宫俊
2、爱,本来多晴空,后来多监牢。陈奕迅
3、这些信是从监牢中偷偷带出来的。
4、在监牢里,蒙太尼里诱劝亚瑟改变立场并立下结盟誓言。
5、这些罪犯被关在监牢是罪有应得。
6、这些恶霸如此横行滥杀,早晚是会进监牢的!
7、他进入了一个庞大的劳改监牢网络,日后他以“劳改营和教养院主要管理处”的俄文首字母将其命名为古拉格群岛。
8、他因犯侵犯他人身体罪被送进监牢。
9、那一千年完了,撒旦必从监牢里被释放,出来要迷惑地上四方的列国,就是歌革和玛各,叫他们聚集争战。他们的人数多如海沙。路鸣泽
10、他虽然后悔自己助纣为虐地帮助不法集团诈取人民钱财,可惜为时已晚,后半辈子註定要在监牢中度过了。
监仓造句1、大哥!监仓规定,开饭要上午,现在要先整理内务,打扫卫生,一会还要出早操。
2、其实,牢头掌管监仓,学员殴打学员,并不新鲜,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也是一些监狱管理犯人中惯用的“以夷治夷”之术。
3、宋笑天身着一件黄马褂,脚下穿着一双拖鞋,还带着脚镣,此刻正一摇一晃地被两名管教向着监仓押去。
4、秦逸枫对八号仓很感兴趣,心里有点期待,可惜,让秦逸枫失望的是,他没有被分配到期待的那一个监仓里去。
5、政治智慧上,稚嫩的唐钧根本不是对手,反而觉得吴亮肯陪他去监仓露脸是某种暗。
6、两天后,史华用一片塑料打开了自己监仓的锁,两名关在同一监仓的罪犯也随他一起成功逃出。
7、火工躺在冷冰冰的床上,眼睛一瞬不瞬地看着监仓顶上不算明亮还有点闪烁的安全电压供电的夜灯,为了监管安全,监狱的夜灯是彻夜长明的。
8、赵皇亲与监仓官侯文异、封库官马孔目、管库官杨得昭三人同作弊,三十贯钱只籴一斗米,有二分是稻糠,不堪充食。
9、乍然一阵刺耳的铃声大作,管教用警棍敲着各个监仓的铁门走过:“点名休息了,不要磨蹭。
10、据路透社报导,功犯战他们的情人被控告试图经过进程女童着色书偷运阿芙蓉兰交国新泽西州五月角县一所监仓。
大书特书造句1、这是清河省一件激动人心的大事,是王天成上任以来的又一个大手笔,值得宣传部门大书特书一番。
2、***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伟人。
3、看起来可能平淡无奇,也没人会去大书特书,但爱永远存在。
4、如果《疯狂的石头》早于《偷拐抢骗》,的确值得大书特书。
5、革命先烈为了国家人民,勇于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伟大的精神值得大书特书。
6、选择这块石坪作为凿刻经文的地点,足够大书特书一笔,可又没有刻完,不记姓名、年号,一行行的成了一个个未了的千古绝唱。
7、国内的一些媒体都是做出了清一色正面报道,特别是最后几分钟的感人场面更是被大书特书,剪成宣传片在几个电视台里当作宣传片滚动播放。
8、所以,相对于过去完全顺乎自然的情况相比,清代江南种痘术的出现和一定程度的推广,挽救了不知凡几的小生命,无疑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
9、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继承已故女人的遗物,不是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
10、这次战役的胜利极有意义,值得大书特书。
分书造句1、处暑到,给你一份“处分书”:因你违背“天意”,居然抗暑成功,故判你享受幸福生活终生,开心无期,并剥夺你烦恼权利!如不服本判决,可回信息提出上诉,但结果肯定不变!愿你处暑。
2、李健吾晚年回忆,看到小说部分书稿时他们“又惊又喜,又是发愣,这个做学问的书虫子怎么写起小说来了呢,而且是部讽世之作,一部新儒林外史”。
3、我将从那开始把我的部分书款用于捐赠。
4、黄谏德性谦和,博学宏才,善诗文,通经史,工八分书。
5、为了答谢支持他办展的众多艺友乡亲,王中汉还将不肯轻易示人的“*理手翰”和自己部分书法作品出版成集。
6、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
7、《四经译注》倒是很不错的雕版,说起来,比程晋州在现代看到的大部分书质量还要好,若是保存得当,放上一两百年没什么问题,可惜现在的这本,却是新出的。
8、今天,我们将专门介绍这个两部分书摘系列所摘录的该书中两章的第一章。
9、据了解,,刘老伯根据家庭的分书内容,将家中的一间屋基分配给二儿子所有。
10、者姓氏,所记宋徽宗时内府所藏名家法帖,首列帝王诸书为一卷,次列篆隶为一卷,次列正书为四卷,次列行书为六卷,次列草书为七卷,末列分书为一卷,后附制诰。
古书造句1、精致之美,怀缅了古书历经百年递嬗的艰难历史;韦力对十本珍藏古籍内容、版本递传、背后故事的解说,配以大量精美的古书照片,内容严谨详实而雅趣盎然。
2、他能作诗,能填词,能写字,能刻图章。中国古书也读了不少。
3、菲薄古书者,惟读过古书者最有力,这是的确的。因为他洞知弊病,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4、二师父,我在古书上见过‘衣冠枭獍,狼狈为奸’的句子,这便是那枭獍?
5、别把这些古书弄坏了,我可赔不起。
6、翻开历史古书,看到诸葛亮巧施调虎离山计,不得不佩服古人神奇的智慧头脑。
7、古书序跋是古典文献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序跋可鉴定版本、辨别真伪、反映学术兴衰。
8、因为有一本古书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因为这人的鼻子已经充满花香了。
9、她还给我借书看,知道我喜欢看古代书籍,有一次她问我为什么对古书感兴趣,我开玩笑地说:“中华五千帝王路,饱览古今少一人。
10、对于山楂的药用,我们的祖先早有认识,古书中也有较多的记述。
国书造句1、在工作之余,不断学习进修绘画艺术,提升自我,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
2、敦煌遗书中行草书法的研究,对中国书法史和敦煌学的研究都具有重大的、积极的意义。
3、中国新世纪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学部委员。
4、人间词话,王国维,文国书局,台南,
5、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6、于是,清国第一任海外公使递交国书的过程就结束了。
7、是我顾绍骅的中国书画作品,欢迎批评!
8、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书画篆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9、其实,我们翻开中国书法史,可以看到任何一位草书大家都有着扎实的基本功,而不是随意地鬼画符。
10、进山的地方,有一片大理石铺成的广场,广场上耸立着一栋高,长的牌坊,四个立柱支撑起一块匾额,上面锩有中国书法家协会*席范曾题写的"王羲之碑林"五个怀素体的大字。
晋书造句1、《晋书》在谈到左思时称“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
2、《后汉书》称摆手舞起源于古代的巴渝舞,《晋书乐志》认为舞曲四篇中就有“矛渝”、“弩渝”,故为古代一种战舞。
3、取自《晋书》“化盛降周,垂馨千祀”,意寓德化远播,声誉流芳千年。
4、人琴俱亡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年老后,儿子王徽之随父从乌衣巷移居浙江会嵇,王献之留在了南京。
5、有事之世易为功,无为之时难为名晋书雷雨江山起卧龙。刘禹锡
6、《晋书·周传》中记载了当时任尚书左仆射的周“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子”的故事。
7、关于王衍和杨芷的关系,无论《资治通鉴》还是《晋书》,抑或《通典》,《北史》,均无记载。
8、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晋书。民谚
9、笔意中常流溢着晋书的遗韵与唐碑的风采,在平实饱满中传导出畅达与灵巧,在劲峭稳健中展示着雅逸与恬淡。
10、故习楷书非习楷书也,实习楷书之演进史也,习楷书之演进史,实习汉晋书体之演进史也。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