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讥论的意思

词语讥论
解释【意思解释】1.讥刺和议论。
组成 - -
拼音 [jī]  [lùn] 
单字 [讥]:讥 (形声。从言,幾声。本义旁敲侧击地批评) 同本义 讥,诽也。--《说文》 此何以书讥。--《公羊传·隐公二年》。注犹谴也。” 诛讥罢只。--《楚辞·大招》。注非也。” 二者交讥。--《史记·游侠传》。正义非言也”>,● 讥(譏)jī ㄐㄧˉ◎ 讽刺,挖苦:讥讽。讥评。讥笑。
[论]:论 《论语》的简称 论语 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今本论语共计20篇,1.2万字 论 (形声。从言,仑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论,议也。--《说文》 论理也,次也。--《论语序集解》 坐而论道。 论(論)lùn ⒈商讨,判断,研究讨~。议~。评~。争~。就事~事。 ⒉主张,学说进化~。唯物~。 ⒊文体名。论述事物的内容、意义,阐明道理~文。社~。实践~。 ⒋衡量,评定~罪。 ⒌按照~件计酬。~质核价。 论(論)lún〈古〉《论语》儒家经典书籍之一,主要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论(論)lùn ㄌㄨㄣˋ◎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
近义词
反义词

讥论相关的词语

讥论造句

讥论相关的成语

反唇相讥反唇:回嘴、顶嘴。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讥讽对方。
负俗之讥因不谐于流俗而受到的讥议。同“负俗之累”。
郐下无讥指微不足道。
同浴讥裸在一起洗澡却讥笑别人赤身露体。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问题,却以此而讥嘲别人。
忧谗畏讥担忧被谗言中伤。
自郐无讥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评论。同“自郐以下”。
自郐无讥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评论。同“自郐以下”。
论千论万指成千上万,数量极多。
半部论语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不根之论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拔剑论功指争论功劳激烈到几乎动武。
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拨万论千形容财产众多,花钱以万千计。
不易之论易:改变。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卑之无甚高论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成败论人论:评论,衡量。以成功和失败作为评论人物的标准。
存而不论存:保留。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粲花之论粲花:鲜艳的花朵;论:言论。称赞言论的典雅隽妙。
崇论谹议指高明卓越的议论。同“崇论闳议”。
持论公允指言论公平并合于情理。
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越的议论或见解。
崇论闳议崇:高;闳:宏大。指高明卓越的议论。
崇论吰议指高明卓越的议论。同“崇论闳议”。
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多指内容烦琐、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或文章。
持平之论持平:主持公道,没有偏向。指公正的意见。也指折中、调和的话。

讥论相关的成语分类

讥论相关的词语

讥谀【意思解释】1.非议和阿谀。
讥诽【意思解释】1.讥刺诽谤。
讥察【意思解释】1.稽察盘查。 2.督察。
讥摘【意思解释】1.讥议指摘。
讥嫌【意思解释】1.讥议嫌恶。
讥平【意思解释】1.见"讥评"。
讥正【意思解释】1.纠正。
讥吊【意思解释】1.讥讽﹑凭吊。
讥切【意思解释】1.劝谏。
谲变【意思解释】1.诡诈权变。
谲权【意思解释】1.诡诈权变。
谲譬【意思解释】1.委婉地打比方。
谲辞【意思解释】1.离奇怪异之辞。
谲谏【意思解释】1.委婉地规谏。
谲谋【意思解释】1.诈谋。
谲狯【意思解释】1.诡诈狡猾。
谲险【意思解释】1.诡诈阴险。

讥论相关的成语补全

讥论相关的成语接龙

讥论相关的标签

讥论相关的句子

讥论其他造句

讥议造句1、会昌四年底,武宗甚至打算立她为皇后,只因李德裕宰相进言说王才人家世既不通显,又无子息进为东宫,立为皇后,恐贻天下人讥议,所以才作罢。
2、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通轻侠,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3、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
4、不能给对手留半丝机会,宁可得罪一字电剑门,让武林同道讥议敌视。
5、曹操杀戮讥议自己的名士边让,引起兖州士大夫的激烈反抗,其势力几乎覆没。
6、他们讥议秦始皇“天性刚愎自用”。
7、诸公子子山、子商、子周等,皆为不平,纷纷讥议。
8、这是我无法容忍的羞辱,哪怕我在她的跟前做出豁然大度的姿态,对世俗的讥议不屑一顾,但只要我还跟她生活在一起,就不得不卷入到舆论的漩涡中。
9、
10、
讥刺造句1、信任人们。讥刺会丑化自己的人格。
2、这部小说含沙射影地讥刺某位影星的婚外情。
3、和合]我们成为邻国的羞,成为我们四围人的嗤笑讥刺。
4、阿尼尔先生说这段话,并没带一点讥刺或幽默。
5、诗们成为邻国的羞辱、成为我们四围人的嗤笑讥刺。
6、“见其语言虚诈,兼有狼顾之相”,“料其心术不端”“料其居心浇薄乖张”,“显露心怀怨望,讥刺时事之意”。
7、我们成为邻国的羞辱,成为我们四围人的嗤笑讥刺。
8、更加谈不上有什么情谊,沈拓如此一说,他心中却是更加惭愧,以为沈拓有意讥刺,当下只得诺诺连声,抱拳退在一边。
9、这里的“自嘲”其实是采取“反讽”手法,软中有硬的一种抗争,多半带有嗔怨讥刺的成分。
10、到了南齐,仍不改脾气,不仅经常讥刺大臣,甚至连皇帝都不放过。
讥骂造句1、听着石罗三带着威胁的话,秦逍亦是脸现怒色,手指渐渐收拢,紧握成拳,冷冷地盯着他,这种语气深深地刺痛着他的心,令他回忆起一幕幕嘲讽讥骂的画面。
2、曾祖陶侃以军功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但因早年孤贫,被讥骂为“小人”。
3、心里暗暗讥骂,这禽兽,又耍什么手段了,每回看到这表情就会被阴。
4、雷霸见被倪康成讥骂,被群雄嘲笑,实乃未有之耻辱,喝道找死,人如离弦之箭,双掌挟着凌厉的阴风,强劲的力道拍向倪康成。
5、只是陆雨轩平素所为都是机密中的机密,绝对不能为外人所知,所以他也只能苦苦地忍受包括贺博在内其他人的嘲笑和讥骂。
6、晚上李二搂着黄嫣正打讥骂俏。
7、这三名黄衣大汉不但出手狠辣,口中更在不断尖刻的讥骂。
8、事实上,云龙啸先前的话绝非无的放矢的讥骂,而是用一种精神战术,务求扰乱师妃喧无隙可寻的心境。
9、王国的国王,压根就不英明神武,以前酒馆里面,冒险者经常谈及国王,受蛊惑发兵,常吃败仗,极不讲信用,备受周围其它几大帝国讥骂。
10、何晓芬为了教训我,一方面将我和小本莉的裸体照邮给小本莉的父亲和丈夫,使她遭到亲人的讥骂,忍不住地离开我回日本了。
反唇相讥造句1、陆曼婷一瞪眼,就要反唇相讥,洛凡忙劝住,“算了曼婷姐,买个车挺高兴的,别说了。
2、保罗反唇相讥,"但是,有些人依然认为它是货币。"。
3、龙骄阳反唇相讥道“瓦罐炼丹炉,是可以炼成聚灵丹的,我今天会让你看见。
4、母蚯蚓和蜈蚣约会被公蚯蚓发现,公蚯蚓痛心不已:为什么?我对你还不够好吗?母蚯蚓反唇相讥:好啥啊,相处这么久了,抱都不抱我一下!
5、可魏似云却不买账,当即反唇相讥道。
6、见道姑辱骂自己,李雯反唇相讥。
7、对于虚夸自负她用的是反唇相讥,她以她的人品和机敏的心理来控制同人家谈话的进程。
8、弗兰克也反唇相讥,“每次停球都会把球停给对手的废物!你又有什么能力?你究竟是怎么走上职业联赛道路的?难道是出卖了你的菊花给你的教练么?”。
9、阿波反唇相讥,“难道非要我牺牲色相你才甘心吗?”。
10、在上周imf批评美国的财政政策之后,盖特纳反唇相讥,指责imf未能利用现有权力对中国施加更大压力。
讥嘲造句1、这个刻薄的女孩讥嘲那穷女孩的廉价衣服。
2、他受人揶揄讥嘲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3、他的嘴唇失去了那凶恶的讥嘲神情,却被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的表情封住了。
4、美德藐视人间的一切讥嘲,清白愈受到诽谤身份愈高。丹尼尔·笛福
5、在很多人那里,一种洁身的缺乏并不是意志使然,而是一种不以为然的智识态度。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生活的乏味和雷同不是他们对自己的选择,也不是对无可选择之处境的自然迎合,而是一种对自知之明的嗤之以鼻,一种对理解力的本能讥嘲。费尔南多·佩索阿
6、不过,三位学者也认为,自己并非《联合报》笔下的“讥嘲、笑骂,甚至反目成仇”,不知稼穑之难的“犬儒主义”,反而是忧心台湾前途的“心所谓危”。
7、舒心之地总有讥嘲、谎言与谄媚,也有雄蜂般颤栗的爬行者。像扶起酒罐旁醉酒的女人,他扶起,你那跌倒的姐妹并将她利用。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
8、无数次的经验使他对她们抱着一种讥嘲不屑的态度。
9、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开始讥嘲我。
10、龙飞刚想读书,便受到旁人的讥嘲,说他不知自量,家况寒苦,出不起学钱。
导论造句1、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组成。
2、方法:在医学导论理论课和局部解剖学实习课中采用双语授课,同时分别进行教学互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3、此课为听觉系统的分子生物学之导论课程。
4、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组成。
5、伍谦光,《语义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
6、同时,导论部分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
7、我们这门计算机科学的导论课程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
8、本书主要是为物理学家写的一本导论。
9、她很快读完了序言和导论。
10、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斯·罗伊尔著:《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培生教育公司,版。
弘论造句1、但让人感到瞠目结舌的是这位县委*记的弘论。
2、此“弘论”一出,立刻引得媒体兴趣,吸引了公众眼球。
3、弟子听其之弘论,皆言之具理,持之有故,卓然特识,各有千秋,咸有可采可纳、足为国策垂鉴之处。
4、……尝疾俗儒高谈弘论,不切时务,由此见排摈”。
5、加拿大《星岛日报》当地时间社论表示,本届瑞士达沃斯“全球经济论坛”冠盖云集,弘论深入调整中的世界经济格局,谋求济世良方。
6、凌晨,辽足执行董事张曙光亲自执笔的《法治、权利本位及程序正义———关于辽足艰难迈进中超的法理思考》的长篇弘论隆重出炉。
7、
8、
9、
10、
经论造句1、卫英名为“英”,其实却是位极易受伤、满口诗经论语的宫学少傅。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隶楷行草美名远扬,诗经论语堪称国粹,唐诗宋词万古流芳,外邦亦来学中文,我中华儿女怎能不将中国话,行中国书,写中国字,扬中国名。
3、其中东渡砂场所在河段河道坡降较小,砂石淤积层较厚,河砂资源比较丰富,经论证可以适量开采。
4、据遗教经论载,饮食、衣服、汤药等,属身份供养;不共心供养、无厌足心供养、等分心供养等,属心分供养。
5、一本谈经论道的书编到通俗易懂,殊属不易。
6、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
7、我们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在金融界、创幻财经论坛等著名财经网站上边开设主题帖子,利用他们旺盛的人气资源来宣传我们的图书。
8、关注中三角、分享媒体发展经验,昨日来汉参加全球财经论坛的央视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兴致勃勃,谈锋甚健。
9、心之光─逻辑概论,和许多的典籍经论等等。
10、经论中也有只列举十号的情况,即将“世间解、无上士”合为一号,或将“佛、世尊”合为一号,或将“无上士、调御丈夫”合为一号。
论斤造句1、据相关论文考证,在江西和广东交界的边境上,卖人论斤两,七八元一斤,比卖猪卖狗还贱价。
2、鸡蛋论斤出售。
3、除了论斤两外,普通非洲客商在其它物流方面所花的心思相当缜密。
4、钓上来的鱼论斤计两称,每斤至少六元钱,比到市场买还贵。
5、露桑鸡是以青草、桑叶、桑虫、桑葚为主食,生长周期为左右的,钱一只,论只不论斤。
6、小时候,苹果论斤称,长大了,苹果论代换。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乔布斯退休了,塞班淘汰了。朋友别落伍了,祝愿你的会生活更舒心了,你的笑容更美了。
7、这种番茄的种子不是论斤两卖,而是按粒卖出。
8、花菜是论斤卖的。
9、那寂寞在沙滩被论斤出卖已经沦陷在加勒比海。方文山
10、喜欢它们的人常常是论斤买上几袋--辣味,原味,猪肉,牛肉。
论起造句1、于是,大家都谈论起俾斯麦伯爵来。对俾斯麦的看法,众说纷纭。
2、此后,一些官媒却愈加谈论起近期全国疯抢食盐所反映出的深层“信任危机”来。
3、一天,电脑家族谈论起来。显示屏说:“我光被盯着看!”鼠标说:“我光被人摸!”键盘说:“我光被人打!”主机说:“我最惨!人们每次开机都捅我肚脐眼儿!”。
4、这是因为在崔利的报刊亭有几个老顾客,他们有的是离退休老干部、有的曾是学校老师,讨论起新闻时事,见闻广博。
5、他把这次会议的要求做了一个提纲挈领的介绍,大家便热烈地讨论起来。
6、老年妇人面容慈祥端庄,闻言笑道:“若是论起当年的事,我们夫妇二人还是要感谢你的,若非是你杨先生,可能我们夫妇现在就会在。
7、当讨论起道德问题时,大多数人会立即认为是指性道德。
8、几个戴眼镜的男人在朋友家闲聊,互相争论起谁近视最严重。主人在眼镜片后打量了太太一眼,感叹道:唉!再没有一个男人比我的视力更差了。
9、昨天和朋友们相聚,大家谈论起远方的你。“每逢佳节想念你,遍插茱萸少了你”在这重阳佳节,送给你我们家乡人最关怀的祝福,祝你快乐平安。
10、下面便七嘴八舍地议论起来,二流平日里的点点滴滴好处都被大家挖掘起来,你传我,我传你,不大一会儿,大家的思想就统一了。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