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垛积的意思

词语垛积
解释【意思解释】1.亦作"垛积"。 2.堆积,积累。
组成 - -
拼音 [duǒ]  [jī] 
单字 [垛]:垛 垛子;墙两侧或上头伸出的部分 垜,堂塾也。从土,朶声。门堂之塾有左右。左右各有南向北向两塾,今俗谓门两边伸出小墙曰垛头。--《说文》 又如垛口;垛迭(建筑物突出的部分,指门两旁伸出的墙);垛楼(军官住的高楼) 设置箭靶的小土墙 罗灰修药灶,筑垛阅弓垜。--唐·元稹《江边四十韵》 又如箭垛 垜垛 堆,成堆的东西 又如柴火垛;麦垛 明代兵制名 垛 duǒ用泥土、砖石垒成的掩蔽物城~。又见duò。 垛 duò ①整齐地堆放将芦苇~起来。 ②整齐地堆放好的堆粮~。又见duǒ。,● 垛duǒ ㄉㄨㄛˇ◎ 墙或某些建筑物突出的部分,有支撑或掩蔽作用:垛子。
[积]:积 (形声。从禾,责声。从禾”,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堆积谷物) 同本义 积,聚也。--《说文》。按,禾谷之聚曰积。 令野修道委积。--《周礼·大司徒》。注少曰委,多曰积。” 掌邦之委积。--《周礼·遗人》。疏三十里言委,五十里言积。” 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盐铁论·错币》 又如积谷(存积米谷以备灾荒);积居(聚积;囤积);积仓(贮存谷物的粮仓) 累积;堆叠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土成为高山,风雨就能从山里兴起,即指积土成山能使气侯发生变化而兴风作雨。兴,起,产生。焉,于是, 积(積)jī ⒈堆积谷物农收~场。〈引〉堆积,聚集~肥。~少致巨。日~月累。~土而为山,~水而为海。 ⒉长时期造成的~习。~弊。~不相能(能亲善)。~重难返(返回头)。 ⒊停滞~食。 ⒋算数乘法的得数乘~。 ⒌ ①正面的,进步的~极因素。~极分子。 ②进取的,努力的~极争取。~极工作。,● 积(積)jī ㄐㄧˉ◎ 聚集: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
近义词
反义词

垛积相关的词语

垛积造句

垛积相关的成语

观者如垛形容观看人数众多。同“观者如堵”。
一箭上垛垛:土筑的箭靶。第一箭就射中了箭垛子。比喻说话做事一次就成功。
积土为山,积水为海把土堆起来可以成山,把水蓄起来可以成海。比喻积少成多。
厝火积薪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寸积铢累点点滴滴地积累。
措心积虑犹言处心积虑。指长久考虑在心。
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老虎。形容蓄谋已久。
存心积虑指长期、一贯的思想、想法。
囤积居奇囤、居:积聚;奇:稀少的物品。把稀少的货物储藏起来。指商人囤积大量商品,等待高价出卖,牟取暴利。
堆金积玉金玉多得可以堆积起来。形容占有的财富极多。
堆积如山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堆山积海堆积的如山似海。原形容占有的财富非常多。也比喻东西极多。
恶积祸盈罪恶成堆,祸害满贯。形容罪大恶极。
厚积薄发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祸稔恶积犹言祸盈恶稔。指长期作恶犯罪,罪恶深重。
含瑕积垢比喻蒙受耻辱。
旷日积晷久经时日。
苦心积虑积虑:长期地或一再地思考。费尽心思长时间的思考问题。
积案盈箱案:桌;盈:满。堆满书桌,塞满书箱。形容书籍、文稿、卷宗等非常多。
积本求原从根本上探求。
积不相能积:积久而成的;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积重不反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同“积重难返”。

垛积相关的成语分类

垛积相关的词语

佃富农【意思解释】1.租种别人土地而有剥削行为的富农。
佃具【意思解释】1.农具;耕具。
但愿【意思解释】1.只愿,只希望。
但书【意思解释】1.法律条文中,于本文后,说明有例外情况或某种附加条件的文字。因句首常冠以"但"字,故名。亦借指正文之外附带的说明。
但分【意思解释】1.只要。
地籍【意思解释】1.封建时代政府登记土地的册籍。
地职【意思解释】1.古代谓管理农圃的职事。
地龙【意思解释】1.地上的龙。 2.蚯蚓。
地涩【意思解释】1.古代军用障碍物。以铁木制成,置浅水中,阻碍敌军人﹑马行动。
地震波【意思解释】1.由于地震而产生的向四外传播的震动。地震波主要由横波﹑纵波组成。人工爆炸产生的地震波可以帮助探矿。
地膏【意思解释】1.即土膏。鸦片的别名。
地节【意思解释】1.中药玉竹的别名。亦称萎蕤。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萎蕤》。 2.中药地骨皮的别名。
地棱【意思解释】1.田地中的埂子。稍稍高出地面,状如狭窄的小路,主要作用是区分地界。
地梨【意思解释】1.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在湿地里,地下茎象荸荠,可以吃。 2.这种植物的地下球茎。 3.方言。荸荠。
地亩【意思解释】1.田地。
代籍【意思解释】1.汉吕太后赐代王宫人的名册。典出《汉书.外戚传上.孝文窦皇后》:"孝文窦皇后,景帝母也,吕太后时以良家子选入宫。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家在清河,愿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籍代伍中。籍奏,诏可。当行,窦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孝惠七年,生景帝。"后因借指皇帝遴选宫女时记录入选者的名册。
代输【意思解释】1.谓代人输边服役。 2.代为缴纳租赋。

垛积相关的成语补全

垛积相关的成语接龙

垛积相关的标签

垛积相关的句子

垛积其他造句

垛子造句1、那箭头就是长矛,本来是射马、射城垛子的,这次拿来射辽军主帅萧挞凛,钉地下拔都拔不出来。等于一开战辽国的主帅就战死了,变成了大地标本。
2、弓弩兵平时的训练是,射击以外的箭垛子,如果有兄弟连续的情况下会得到全军通报表扬,冠以神射手的称号,并且有物质奖励若干。
3、在这个社会批评如箭矢般漫天飞舞的时代,仿古建筑一直就是箭垛子。
4、训练你的垛子不挂食会花费多则起码僟周,多则近一个月的时间,我认为这些时间如果能用来花在放猎跟修破己隼的亲和关系上会有更佳的效果。
5、在小学里,他是同学们玩笑的目标,因为这样庞大的箭垛子,放冷箭没有不中的道理。
6、我见过好屡次放猎的垛子抓到了麻雀,然后垛子再被其他的猛禽追逐,每次垛子都能设法遁过追逐。
7、把柴禾码成整齐的垛子,上面盖些包谷秆、麦草以防雨淋。
8、伴奏:柳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四胡和唢呐,用四胡给柳腔伴奏听起来格外悠扬婉转,唢呐是吹垛子用的。
9、薛从嘉还来不及细想,已经在本能使然下跃进了人群,稳稳的一步落在苏盼儿冲去的那面坊间墙垛子前头,然后刚好就拦住了正一头死命撞上来的苏盼儿。
10、我知道桃的种类,如垛子、九宝、五月鲜等。
垛口造句1、头戴二梁朝冠,素银腰带,练鹊三色绶带,身穿青色鸂鶒补子的官服,一手扶着城墙垛口看着远方的幢幢人影,一边听着早他一步就登上城头的张把总禀报。
2、拒河之上,还有水关相连,呈五孔桥式,上有垛口、射孔,下有铁栅栏,水能流而人马不能越。
3、如同他曾经对城墙的印象一样,绵州的城墙与他在西安看见的并无多大差异,墙体、女墙、垛口、城门、瓮城这些城墙的基本组成部分应有尽有。
4、薛府两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十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
5、将城楼上悬挂的大清朝的青龙旗撕裂拧绳子,很快续接了,李磐将绳索拴在喜儿的腰里,吩咐她抓住城垛口,慢慢向下滑,自己则用身体抵住城垛,逐渐下放绳索。
6、西安城墙上吊桥、闸楼、箭楼、垛口,一应俱全。
7、战士借着硝烟,冒着弹雨,竖起软梯,每一名战士都带着手榴弹,边爬边顺着城垛口猛投手榴弹。
8、李玉堂亲率预备第殊死抵抗,中日两军在城墙两头来回拉锯,双方经常为几个城外民房废墟乃至城垛口反复争夺。
9、这个世界,自从有了军人,就有了你们军嫂的存在。有人曾做过这样的比喻:如果人民军队是长城,那么军嫂就是稳固连接长城的垛口。祝建军节快乐!
10、这一段长城有八个垛口。
麦垛造句1、父亲站在高高的麦垛上,把别人扔上来的麦子或麦穰均匀地摊开,最后堆起一个尖顶,使它周周正正,苫盖起来,像是一个精巧的工艺品。
2、盖伯瑞尔离开谷仓,回到麦垛边,用农场上的遮盖布把其中两垛盖上。
3、不时,他会听到老鼠在麦垛上爬来爬去,沙沙作响,毫无疑问,它们在寻找食物,一边找一边提防着孩子和狗。
4、盖伯瑞尔只得等托伊中士同芭丝谢芭跳完舞,然后才提醒他麦垛可能会遭受的损失。
5、在下雨之前一定要把麦垛收好,免得淋湿了。
6、金秋,在日喀则其他农区,早已是麦垛星星般散落的景象,然而在南木林县艾玛岗乡,却看不到一座麦垛,田间地头,土豆堆成了一片海。
7、到了下午六点钟,麦垛的高度差不多只有从地面到人的肩头那样高了。
8、盖伯瑞尔走在路上,停下来查看那八个麦垛。
9、房顶上的玉米越来越多,有的像堡垒,有的像麦垛,有的像堵墙……
10、收庄稼的男工们从麦垛旁边站起来,伸了伸四肢,把烟斗里的烟火熄灭了。
堆垛造句1、火势很快得到控制,但由于车上堆垛的鸭肉较多,消防队员一边用火钩扒一边扑火。
2、写文章用典故过多就有堆垛死尸之嫌。
3、厂区堆垛间距过小、风力大且风向不固定,给灭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另外,棉花柴粉末化后很实,水很难渗进去,也给灭火带来很大阻力。
4、讨论某冷轧厂热处理车间冷卷入库堆垛问题,并将其归结为装箱问题进行研究。
5、钢制托盘、仓储笼、物料箱、登高车、小推车、钢制堆垛架等。
6、介绍了一种基于DELTA机器人机构的堆垛机器人设计。
7、记者在现场看到,石粉堆垛呈“圆椎”形,半径约,垛高约,是该建材公司生产水泥砖的原料,而且堆垛为粉状物体,极易塌翻。
8、堆垛-晶圆片表面超过0。米的缺陷。
9、瑞里恩特公司的真正的堆栈堆垛机往往与压片机整合在一起,用以为您的材料处理需要提供控制和排序。
10、他藏进了后院的干柴堆垛中。
垛堞造句1、长城上的垛堞,已经经受了多年岁月风霜的洗礼。
2、城墙皆以玄武岩大青条石叠砌,周围,高,垛堞。
3、茶陵南宋古城墙堪称中国古代军事防御与堤防完美结合的杰作,远看楼亭相望,垛堞相连,气势恢弘。
4、这次修复工程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复的方案,主要包括对坍塌墙体、豁口处恢复,内外墙护坡加固,恢复垛堞、铺设游路、重修券门等。
5、这些长城上的垛堞,已经经受了多年岁月风霜的洗礼。
6、长城、关楼、垛堞、烽燧,都是历史的产物,漫步在关城中,只觉得时光、岁月、历史,从那厚重古拙的城砖缝隙里丝丝地流淌着。
7、我所见过的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垛堞绵延,楼橹耸峙。
8、
9、
10、
积贫积弱造句1、这也是旧中国苦难深重、积贫积弱在体育事业上的反映。
2、过去,我们的国家积贫积弱,国民体质不佳,西方人讽刺我们是“东亚病夫”。
3、近代中国经历了一段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历史。
4、159年前徐荣村所处时代的中国积贫积弱,灾难深重.
5、旧中国积贫积弱状态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6、中国积贫积弱、受尽屈辱、没有外交尊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7、农民是积贫积弱的庞大的社会群体.
8、自从钱穆提出宋代“积贫积弱”说以来,人们几乎都将它看作是宋王朝的基本特点,但这并不符合事实。
9、积贫积弱若此,再加上一盘散沙,下层组织疲弱,军令政令不畅,无怪乎日本军方向他们的天皇报告说,只须三个月,即可解决中国事变。
10、大宋虽然积贫积弱,存在着冗官冗兵冗费等诸多弊端,但如果将宋朝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中比较,大宋仍然不失为一个盛世。
淀积造句1、其中着重描述了反应腔对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气体流量的控制方法,以及测量设备对淀积薄膜性能的测量原理。
2、结果表明,离子辅助淀积对金属膜性能的改善与对介质膜性能的改善一样显著。
3、电铸用电淀积方法在一模子上制作或重制。
4、该淀积层的面积和高度决定了球的最终尺寸。
5、给出了不同衬底温度下淀积薄膜中硼深度分布的一些特征。
6、发育良好,土表下有一层粘土淀积土层。
7、严酷的,枫的颜色,领略岁月的磨砺,寒霜的敲击坚强如铁,饱经生命的惊涛骇浪,从容如磐,飞跃梢头那鲜红的高度。霜染的两鬓,淀积着,生命的成熟。
8、采用惰性气体凝聚法获得非金属团簇淀积体。
9、一种化学汽相淀积过程,发生在适度的温度下。
10、在LPE法中,需要有待淀积材料的溶剂。
积垢造句1、萧克发现不同的矿物质积垢,尤其是二氧化铅,特别容易受到水中化学性质的改变所影响。
2、本文选择糖厂蒸发罐积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超声波防除传热设备积垢的作用。
3、由于毛细作用,可以快速地渗透到锈蚀和积垢的结合面。
4、甘蔗糖蜜酒精蒸馏设备的积垢,是一种以各种钙、镁盐为主的复合重硬垢,用常规的清洗方法难以凑效。
5、鸡舍的清洁设备和运输工具通常都会有垫料和粪便的积垢。
6、探讨晶液比和糖膏浓度对积垢形成速率的影响,无晶体存在时积垢率是含有晶体条件的以上。
7、本产品是一种酸性清洁剂,结合无机酸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有效去除各种表面积垢。
8、本发明涉及一种钛基防积垢镀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表面防护领域。
9、血河花本就能修复身体损伤,灵力又能荡涤体内积垢。
10、导致航空发动机性能衰退的形式有很多种,其中由积垢沉淀因素造成的叶片粗糙度增大是具有代表性的原因。
积集造句1、怎么断呢?要断见惑、思惑所积集的烦恼。
2、从物质看,由四大的假合,聚积为身体,离开四大,身体是什么呢?从精神看,心是经验的积集,由经验的延续,导致思维的延续。
3、沙积集起来成了沙丘。
4、宣颐公园是相关园区的绿化配套工程,是本地区为数不多的大面积集中绿地景观,占地面积近平方米。
5、莫轻视小善,以为我不会受报应。小水滴不断地落下,最后能灌满整个瓶子,所以聪明的人逐渐积集小善,而至使他整个人充满着福德。
6、遍净庄严胜福力,无著无依智慧力,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积集菩提力,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服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7、东市周围多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第宅,属于上流社会,故市中“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8、复有无量悭贪有情,积集资财,于其自身尚不受用,何况能与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来乞者?彼诸有情,从此命终生饿鬼界,或傍生趣由。
9、并能时常殷重精勤,修习皈依、守持戒律等业行,以此积集善业。
10、
积渐造句1、其实不单是刚刚的话,而是一直以来她都在无奈的承受着外界积渐而成的压力。
2、凡运米百石,例给耗米五石,银十两,以不敷用,州县给以兑费,积渐至七八百两。
3、青色、金色、红色、黑色、黄色,五色交相辉映,体积渐渐变大。
4、积渐钩连绳不断,俄廷关锁假谁归。
5、英之国势积渐而趋重印度,欲强印度,即借此进窥滇、藏。
6、毛凯洛给她的解释让她终于明白了自己会产生那种共鸣的缘由,嘲讽的意味在心中渐积渐浓,随即全部崩碎成无力的泡沫,黯然消散。
7、安者非一日之安也,危者非一日之危也,皆以积渐然。
8、却说这江南方腊造反已久,积渐而成,不想弄到许大事业。
9、如是积渐逐步展开,往往隔历相当岁月,经过相当时期,此项本质内在之美,始可获得多数人之同喻共晓。
10、到乾隆时,满族官僚日愈放肆,政治加速腐败,那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反抗意识已消沉,但下层民众所受的痛苦却积渐忍不住了。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