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寇剽的意思

词语寇剽
解释【意思解释】1.抢劫。
组成 - -
拼音 [kòu]  [piāo] 
单字 [寇]:寇 (会意。从宀,表示与室家房屋有关,从元(人),从攴,表示持械击打。意思是手持器械的人,侵犯到房子里来打人。本义入侵;侵犯) 同本义 寇,暴也。与败贼 同义(朋侵)。--《说文》 寇贼奸宄。--《书·舜典》。传群行攻劫曰寇。”郑注强取为寇。” 凡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左传·文公七年》 大兵不寇。--《吕氏春秋·贵公》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盐铁论·本议》 吐蕃发十万兵寇西川。--《资治通鉴》 又如寇戎(来犯的敌军);寇虐(侵掠残害之行)寇钞(攻劫掠夺);寇剽(抢劫);寇钞(亦 寇kòu ⒈盗匪,侵略者防~。~。敌~。 ⒉骚扰,侵犯~边。入~。,● 寇kòu ㄎㄡˋ◎ 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盗寇。贼寇。◎ 侵略者来侵犯:寇边。◎ 姓。&
[剽]:剽 (形声。从力,票声。本义抢劫) 同本义 勡,劫人也。--《说文》。按,古书多以剽为之。 白昼大都之中,勡吏而夺之金。--《汉书·贾谊传》 俱攻剽为群盗。--《史记·酷吏传》。索隐劫也。 又如剽掠(抢劫;掠夺);剽攻(抢劫;掠夺);剽拂(劫掠);剽夺(掳掠);剽虏(掳掠);剽伤(掠夺残害) 剽,砭刺也。--《说文》。段玉裁注砭者,以石刺病也;刺者,直伤也。” 剽其通。--《灵枢经》 攻击 窃取,抄袭 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 剽piāo ⒈动作轻捷~悍。 ⒉削除~甲兵(甲兵军队)。 ⒊抢劫~掠。~夺。 剽piào 1.抢劫;掠夺。 2.攻击。参见"剽剥"。 3.轻疾。 4.轻浮;浅薄。 5.窃取;抄袭。 6.分割;革除。 7.割杀。 8.勇猛;强悍。 9.砭刺。 10.坚实。参见"剽 恲"。 剽piáo 1.乐器名,中钟。 剽biāo 1.标志。 剽biǎo 1.末梢。,● 剽piāo ㄆㄧㄠˉ◎ 抢劫,掠夺:剽掠。剽窃。剽袭。
近义词
反义词

寇剽相关的词语

寇剽造句

寇剽相关的成语

成王败寇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寇贼。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寇贼。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
负乘致寇指居非其位,才不称职,就会招致祸患。
归师勿掩,穷寇勿追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指特定情况下要防止敌人拼死反击,以免不测的牺牲。
赍粮藉寇赍:资助;藉:同“借”;寇:贼寇。借给敌寇兵器,送给盗贼粮食。比喻做有利于敌人、坏人的事。
落草为寇寇:盗贼。旧指逃入山林做强盗。
无寇暴死在没有变乱的情况下就死于非命
穷寇莫追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以免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的损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
穷寇勿追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以免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的损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
山木自寇山上的树木,因长成有用之材,而被人砍伐。比喻因有用而不免于祸。
视如寇仇寇仇:仇敌。看得象仇人一样。
视为寇雠比喻极端仇视。
潜窃阳剽公开或不公开地剽窃。

寇剽相关的成语分类

寇剽相关的词语

寇偷【意思解释】1.匪寇盗贼。
昆岭【意思解释】1.即昆仑山。
昆仑县圃【意思解释】1.见"昆圃"。
昆仑瓜【意思解释】1.茄子的别名。
岢峩【意思解释】1.高峻。
昆华【意思解释】1.昆仑山和华山的并称。
昆奴【意思解释】1.见"昆仑奴"。
昆刀【意思解释】1.即昆吾刀。
库褥官【意思解释】1.见"库傉官"。
库书【意思解释】1.旧时官府仓库中掌管造册登记等事的吏员。
呿陀【意思解释】1.梵字音译。《华严经》四十二字母中,有"呿"﹑"陀"二字。 2.树名。
咳家【意思解释】1.久患咳嗽的人。
咳儿【意思解释】1.孩儿。咳,通"孩"。
叩庐【意思解释】1.谓登门求见。
叩愬【意思解释】1.犹申诉。愬,同"诉"。
叩勒【意思解释】1.犹控制。
叩别【意思解释】1.拜别;告别。

寇剽相关的成语补全

寇剽相关的成语接龙

寇剽相关的标签

寇剽相关的句子

寇剽其他造句

海寇造句1、暴打罗马贵族、教皇巫师,远征大西洋海域寻宝藏,杀海贼砍海寇,与冥界恶魔大战。
2、王直向居海岛未尝亲身入犯,招之使来,量与一职,使之尽除海寇以自效。
3、中国境内的一些窝主、海寇、奸商和流氓分子也乘机打劫,与倭寇狼狈为奸,为害百姓。
4、胡宗宪原本想上疏请求朝廷宽宥王直,让他在海上立功,以贼制贼,利用他的声望招抚其他海寇,但是,王本固坚决要求处。
5、时光荏冉,到了明朝初期,因当时宇内未平,战事频起,明太祖朱元璋焦心内地已无力东顾,结果台、澎之地遂沦为了海寇的巢窟。
6、海寇商人集团的胆粗气壮和韩江雅士的翰墨书香,在潮汕人的身上得到了奇妙的统一。
7、长岛海寇的一艘哨船在海边划过一个弧形,流畅的一掠而过,却是在打探岸上的情形,而后船队没有在此登陆,径直航向了十几里外的芝罘岛。
8、传令官自然立刻挥舞号旗传令,城老将军此刻也站了起来,对三位宗师拱手道:有劳三位宗师了,海寇的宗师肯定会强行登上战船,到时候烦请三位出手。
9、不知已历几世,后来这族人所居的天外岛为海盗所围,为不使铸剑之法流于海寇之手,美丽聪慧的依莲雅在族人的保护下携带牛皮乘船突围回到中原。
10、大秦国庆元十六年,上有北伮虎视眈眈,下有楚、齐纷争不断,左有燕、赵、商、西寒合纵连横,右有海寇侵扰。
寇仇造句1、明智的管理者,应该对群众的这种情绪善加利用,将其引导到健康的轨道上,而不能一否了之,乃至视如寇仇。
2、又谗间其骨肉,使门以内如寇仇。
3、是用锡公纳陛以登,公当轴处中,率下以义,式遏寇仇,清除苛慝,是用锡公虎贲之士三百人。
4、公民买房,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只要是合法合规,就不可被视为寇仇。
5、窦宪之弟窦景为非作歹,就是他的奴客也敢“侵陵小人,强夺财货,篡取罪人,妻略妇女”,以致“商贾闭塞,如避寇仇。
6、吾莅事五年,虽未能息民,然含垢匿瑕,朝为寇仇,夕委心膂,粗无负于新旧,事任公平,坦然无类,初不容怀,有所损益。
7、这真是把夫妻感情、男女私情视为寇仇,近乎于斩草除根了。
8、不是刻意地把人降低到普通动物的地位,而是把狼,这种我们平时视为寇仇的动物提升到一种精神的存在。
9、君之视臣为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路人;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寇仇。
10、她有学者的自信,妇女的端庄,身为长官的强悍,作为部属的娇柔,与政客情同兄妹,又和对手视为寇仇,言辞犀利令人望而生畏,却与朋友发嗔撒娇。
日寇造句1、日寇在空袭西安时,恶毒到无所不尽其极的程度,不仅使用了各种重量的炸弹,而且使用了燃烧弹、毒气弹。
2、韩云华,一个魂传到那个时代的军人,看他如何扬刀于塞外,驱日寇之东海,逐倭人以南疆,雪中华之奇耻。
3、特别是在日寇进攻紧急的时候,这种联系和谈判就来得越多。
4、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掩护主力,阻击日寇,最后弹尽粮绝,投江壮烈牺牲。
5、在日寇侵略时期,他苟且偷生地做个小买卖,但没干过坏事。
6、曾文溪失陷,台南成为孤城,刘永福率黑旗军被迫退回大陆,日寇控制了整个*弯省。
7、一个的青年从报纸上看到日寇占领沈阳的消息,悲愤交加,潸然泪下。
8、军前民随打冲锋;不惧日寇枪炮利,并肩灭妖烈火红。
9、八路军与日寇众寡悬殊,很快,胜负就分出来了。
10、日寇侵占时期,这个沦陷区的人民,因为不能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心中十分惆怅。
荡寇造句1、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
2、这部电影最早在上映,后被翻拍为《七侠荡寇志》。
3、接受美学理论为我们研究《荡寇志》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和角度。
4、于是,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伊贺的忍者们随室町幕府将军们出海荡寇。
5、这道圣旨乃是封刘备为征东将军,领徐州牧并宜城亭侯,关羽封荡寇将军领汉寿亭侯,张飞封折冲将军领新乡侯,徐州上下大小官员几乎是一个不落都有封赏。
6、真大义重伤后落下了残疾,只得归隐,在荡寇志中,这就等于阵亡了。
7、不过个人始终认为,如果按人物性格逻辑分析,第二个理由是唯一解释的通的理由,虽然荡寇志并不是一本有逻辑的小说。
8、想必诸位好水浒的看官,定读过一本名唤《荡寇志》由俞仲华所写的清末白话小说。
9、破阵子本意,千里茫茫若梦,双眸粲粲如星。塞上牛羊空许约,烛畔鬓云有旧盟。莽苍踏雪行。赤手屠熊搏虎,金戈荡寇鏖兵。草木残生颅铸铁,虫豸凝寒掌作冰。挥洒缚豪英。金庸
10、本篇借三打兖州之间的两场战争,说一下荡寇志中的另类战争。
敌寇造句1、回眸历史耻羞年,炮火掀翻中原天。敌寇横行掀恶浪,铁蹄践踏裂山川。东洋恶行心铭记,和平岁月警钟鸣。盛世休将前事忘,以史为鉴照未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弱被欺,强无敌,祝福祖。
2、立誓坚决“为中国捍蔽边疆”,“为越南剿平敌寇”。
3、趁鬼子士气稍懈,赵寿山命部队出其不意反击,战至下午,毙伤敌寇人。
4、这位将军振臂一呼,敌寇吓得调头就跑。
5、我不觉笑道:“噢!天然界也有敌寇该怎么敷衍川军蜂呢?”。
6、由于敌寇铁蹄的践踏,富饶美丽的东三省转眼成为满目荒凉的残年余力。
7、于谦就调诸将追击敌寇,进击到紫荆关后才回来。
8、该史料囊括前言、军事情形、动员事项、敌寇罪行、奸伪罪行、抗战损失、忠勇事迹、复员之概况及经过、结论等九大部分,共,计余字。
9、难忘九一八,敌寇侵中华,祸起泸沟桥,血染中国土,历史不能忘,牢牢记心间,兴我大中国,护我好山河,又到九一八,祝福送祖国,繁荣又昌盛,国泰又民安。
10、象征着一把锐利的刺刀直刺敌寇胸膛的纪念塔在贵阳市南门外十字路口建成,塔身三面分别刻有“国民革命军第一百零二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的贴金楷字。
剽悍造句1、在《寻秦记》中,项少龙凭借现代人的智慧和其剽悍的体格帮助赢政夺取政权。
2、终于再次确认自己没有被狗日的老天爷青眼相加后,最是能接受打击的苏凉咬咬牙,坐起身,重新拿出冲出秦庭时的那股子剽悍劲儿,开始打量着眼前的处境。
3、在高空跳伞、踏板滑雪、自由潜水等剽悍男人的世界中,女性终于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4、孤独的游侠,粗犷的刀客,美丽的胡姬,狡诈的商人,凶残的强盗,剽悍的士兵,漫漫黄沙,夕阳驼铃,再现了丝绸之路曾经的辉煌。
5、考古学家杨政落入异世界,开始了他一段剽悍的人生!冷酷与智慧,阴谋与背叛,且看杨政如何横行异世界!
6、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罗永浩
7、一般类型:地方兵种图雷格是撒哈拉沙漠中以放牧骆驼为生的剽悍独立游牧部落,他们用独特靛蓝布巾遮住大半面部,并以此得名。
8、一切都是恰恰好,恰好踏在那一步,恰好挥到那一处,一招一式身催剑往,剑随腰转,逢进必跟,逢跟必进,进退连环,动作剽悍雄健,势如破竹。
9、第十五章继续剽悍!再次拐过一个巷口,丧尸数目果然变少不少。
10、黑风寨果然剽悍,百来号人令行禁止,几乎在筱筱一扬手的刹那收住了去势。
剽掠造句1、宋制置使张珏驻守合州,迎击四处剽掠的蒙古兵,捷报频传。
2、今置之河曲,此属桀黠,实难制御,往往不受军州约束,兴兵剽掠;闻其逃者已多与虏声问往来,通传委屈。
3、同时,高句丽屡遭隋军剽掠攻击,自己又主动毁坏稼禾,实行坚壁清野,虽顶住了隋军进攻未致亡国,但三年不种稼穑,野无青草,举国饥荒,亦举动困弊,难以招架。
4、日军进占王京后,毁李氏王朝的宗庙社稷,掘坟墓,杀人放火,剽掠府库,无所不为。
5、像韩世忠这样的名将,也难以制止部属剽掠百姓。
6、赵地境内原有一中山国,土地狭小,人口众多,百姓性情卞急,拦路椎杀剽掠,或盗掘坟墓。
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8、贼军剽掠已久,军资器械样样胜过我军,又刚刚攻下长安,士气高涨——而我军呢?神策糜烂,天子西幸。
9、埃斯特打算剽掠三天,再用一天时间溜走。
10、又剽掠政府盈库,百司帑藏,抢完便放火烧毁其余的财物。
剽窃造句1、有剽窃行为的专业作家,可以被告上民事法庭并被要求赔偿损失。
2、欣喜于得到智慧财产权,剽窃者制造出盗版。
3、在没有把真相弄清楚之前就去领奖,这不啻是科学剽窃,而这正是我深恶痛绝的秽行。
4、每个学校剽窃的惩罚是不同的。
5、剽窃是一种把其他人的言语和思想作为自己的东西来表达的行为。
6、如果一篇报道会到截稿日期才完成,他们可能会去剽窃。这种情况下,给他们贴上标签才算是”公平“。
7、不过在这里光绪剽窃了他的发明,让无烟火药提前了两年。
8、这些诗句是从渥兹华斯那剽窃来的。
9、自从剽窃他人作品的事件被揭发后,他的地位、声名便一落千丈。
10、这篇文章的主要思想都是从其它作品中剽窃来的。
剽取造句1、如果你站得太近,别人会认为你在试图剽取他的个人信息,这样会很不自在。
2、在学术里玩学术、唯学术、假学术而不择手段、铤而走险地剽取豪夺、找枪手,买卖怎么不腐败。
3、先行出动的是匈奴汉国有名的匈奴骑兵,匈奴汉国是游牧民族匈奴所建,虽然剽取了“汉”。
4、而论诗人时,如果不浮光掠影地只是一味地剽取他们乖僻的言行及什么飘飘长发、浓浓胡须、脏脏的牛仔服,那么,就必须涉及到他们一些基本的品质。
5、他剽取了我的专利知识,侵犯了我的产权,我要起诉他!
6、此为当年我初入寒门时,建飞剽取此砖,将与我书信藏与其内。
7、
8、
9、
10、
剽袭造句1、以各种方式剽袭他人著作的情形,不再能在后来的著述中找到。
2、近日王彬彬又写下万字长文,指出汪晖涉嫌“注释式剽袭”和“伪注式剽袭”。
3、其严重性在于其目的根本无意作严肃的学术讨论,而是以他自己随心所欲定义的“剽袭”概念来进行人身攻击。
4、但是在,学校接到了该论文剽袭他人研究成果的匿名告发。
5、惩治学术剽袭不能靠偶然,抄袭。
6、这里的“过分”不仅指他在具体场合对勒文森的剽袭,更表现在常常无视鲁迅与梁启超的区别,把勒文森分析梁启超的理论框架简单地套用于对鲁迅的观察。
7、汪晖对勒文森的剽袭,是将对一头熊的认识用于对一只虎的判断了。
8、晏英本人承认有剽袭了他人的研究成果。
9、但是在,学校接到了该论文剽袭他人研究成果的匿名检举。
10、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