臬兀的意思 | |
词语 | 臬兀 |
解释 | 【意思解释】1.臲卼。 |
组成 | 臬 - 兀 - |
拼音 | [niè] [wū] |
单字 |
[臬]:臬
箭靶
臬,射准的也。--《说文》
;引申为目标;准则
所发无臬。--张衡《东京赋》
又如臬极(准则;标准)
古代测日影的标杆
陈圭置臬,瞻星揆地。--《石阙铭·序》
刑法;法度
王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书·康诰》
古代主管一省司法的官员
访);臬使(即按察使);臬府(即臬司。指肃政廉访使);臬宪(旧时对按察使的敬称)
终极
臬niè
⒈箭靶子。
⒉〈古〉用于测日影的标竿。
⒊法度,标准。
⒋极限。,● 臬niè ㄋㄧㄝˋ◎ 箭靶子。◎ 古代测日影的标杆。◎ 标准,法式:圭臬。 [兀]:兀 (指事。从一,在人上。人头上一横,表示高平。本义高耸特出的样子) 同本义 兀,高而上平也。--《说文》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兀岸(直耸挺拔);兀嵝(险峻) 光秃(如毛发)的 蜀山兀。--唐·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兀首(头发脱落) 茫然无知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天。--柳宗元《读书》 又如兀兀陶陶(醉酒);兀楞楞(痴呆) 不够稳定 独立 焉有翡翠横肩,援琴合膝,而能兀焉自立者也?-- 兀wù ⒈高而上面平坦的样子,秃突~。蜀山~。~鹫(猛禽,头和颈上的羽毛退化而裸露)。 ⒉茫然无知的样子~若无。 ⒊ ⒋元曲里用作发语词。,● 兀wù ㄨˋ◎ 高而上平,形容秃山,泛指秃:兀鹫。“蜀山兀,阿房出。”◎ 高高地突起:兀然 |
近义词 | |
反义词 |
臬兀相关的词语
- 陈臬
- 枨臬
- 秉臬
- 藩臬
- 奉为圭臬
- 枙臬
- 臬宪
- 臬使
- 臬极
- 臬司
- 臬樴
- 臬府
- 臬台
- 臬兀
- 科臬
- 克臬
- 金科玉臬
- 矩臬
- 水臬
- 危臬
- 静兀兀
- 珑珑兀兀
- 兀兀
- 兀兀腾腾
- 兀兀陶陶
- 兀兀淘淘
- 醉兀兀
- 腾腾兀兀
- 赤留兀剌
- 摧兀
- 傲兀
- 奡兀
- 鹘兀
- 马兀
- 臬兀
- 可兀的
- 荡兀
- 硉兀
- 峍兀
- 飘兀
臬兀造句 |
臬兀相关的成语 | |
奉为圭臬 | 奉:信奉;圭:测日影器;臬:射箭的靶子;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 |
金科玉臬 | 臬,标准,法式。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同“金科玉律”。 |
玉圭金臬 | 比喻重要的准则或法度。圭,观测日影的仪器;臬,靶子。金玉言其贵重。 |
陶陶兀兀 | 形容沉湎于酒,放纵傲慢。 |
腾腾兀兀 | 犹言昏昏沉沉;恍恍惚惚。 |
臬兀相关的成语分类
- 形容崇拜大哥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很崇拜一个人成语_词语
- 形容很多人很崇拜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对一个人的崇拜的成语_词语
- 形容人自信心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极度崇拜的成语_词语
- 形容榜样模范的成语_词语
- 两个字形容崇拜的成语_词语
- 形容特别崇拜的成语_词语
- 形容对一个人崇拜的成语_词语
- 包含臬字的成语_包含臬字的词语
- 包含臬字的成语_包含臬字的词语
- 古时候形容瓷器的成语_词语
- 包含兀字的成语_包含兀字的词语
- 形容人恍恍惚惚的成语_词语
- 包含兀字的成语_包含兀字的词语
臬兀相关的词语 | |
糱曲 | 【意思解释】1.酒曲。 |
糯粟 | 【意思解释】1.糯高粱。 |
糯米纸 | 【意思解释】1.用淀粉制成的薄膜。用以包装糖果﹑点心或药品,可以防潮。 |
苨苨 | 【意思解释】1.茂盛貌。 |
苶靡 | 【意思解释】1.疲惫萎靡。 |
苶然 | 【意思解释】1.疲惫貌。 2.形容衰落不振。 |
蛲瘕 | 【意思解释】1.由人体寄生虫引起的腹中结块的病。 |
蛲动 | 【意思解释】1.犹蠕动。 |
虐敛 | 【意思解释】1.犹暴敛。大肆搜刮人民的财富。 |
虐谑 | 【意思解释】1.犹虐戏。 |
虐暴 | 【意思解释】1.犹暴虐。残暴酷虐。 |
虐割 | 【意思解释】1.犹残害。 |
虐遇 | 【意思解释】1.虐待。 |
虐害 | 【意思解释】1.犹残害。残酷迫害。 |
虐烈 | 【意思解释】1.残暴酷烈。 |
虐政 | 【意思解释】1.残暴的政策法令。 |
虐戾 | 【意思解释】1.犹暴戾。残暴凶狠。 |
臬兀相关的成语补全
臬兀相关的成语接龙
臬兀相关的标签
臬兀相关的句子
臬兀其他造句 | |
奉为圭臬造句 | 1、两千多年来,这句名言曾经被中国历代进步的思想家反复传诵不绝,也被历史上一切开明的政治家奉为圭臬之论。 2、亚历山大?葛理翰?贝尔一生都将“天无绝人之路”的哲学奉为圭臬。 3、十八世纪末,自然主义风靡一时,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艺等等,无不奉为圭臬。 4、有的干部把上级的每一句话都奉为圭臬,结果工作还是没有做好。 5、冯玉祥治军,把“扬善于公厅,规过于私室”的格言奉为圭臬。 6、奇诡之道自古就被求胜者奉为圭臬,这一点在这位剑客手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7、以至于后来上班坐在办公室里三缄其口的像尊铜人像,下班走在路上五色无主的像个娄阿鼠,把个吃亏是福奉为圭臬,把个不与人争当成了指导行动的左右铭。 8、虽然还未被提升到整个社会必须要奉为圭臬的程度,但儒家学子自小学习论语,对三纲五常的理解可谓铭刻在骨。 9、姥姥的被奉为圭臬般的轻声歌哭登时镇住了轿夫们一路嬉皮笑脸没得正经事,有点二荡不恭的颠覆造次和企图继续深化放肆的不可蠡测的阴阳苟谋。 10、本月初,一群中国学者抵达津巴布韦参加一个把这种模式奉为圭臬的研讨论。 |
圭臬造句 | 1、十八世纪末,自然主义风靡一时,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艺等等,无不奉为圭臬。 2、本月初,一群中国学者抵达津巴布韦参加一个把这种模式奉为圭臬的研讨论。 3、《鬼谷子》一书,从出世以来,一直是军师、师爷类人物奉为圭臬的必读经典。 4、这一派别的主要任务有二:一是建立与南京国民政府分庭抗礼的政府,对此,学界已有研究;二是以孙中山的遗愿为圭臬,召集国民会议,制定约法。 5、这是朱慈?R前世今生都奉为圭臬的信条。 6、从此鲁殿灵光,尽现人间,岂独报坛之盛事耶!予读其书,如闻其謦亲其风范,慨然叹曰:“新闻岂无学,典范在咫尺,今吾报人学有圭臬矣。 7、王鏊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明、清士人无不奉之为圭臬,几至家有其书。 8、望子成龙的家长,无不将此奉如圭臬,如法炮制,恨不得立马也造就出个“哈佛女孩”或“耶鲁男孩”来。 9、想不到他视为危言,弃如敝屣的经义,竟是萧十一郎奉如圭臬,厉行不悖的至道,而且萧十一郎竟真的藉此变成了不可战胜的大高手。 10、女子愈是出众,往往爱之圭臬愈是平庸,所爱的人,想要的生活,总是平淡素朴至为安宁的那一种。如此,她们心内方才觉得妥帖,方才觉得安稳,方能将一颗饱经流离之心安放如意。王臣 |
兀兀造句 | 1、他告诉我,为了完成这部书,兀兀穷年,终岁鲜欢,焚膏继晷,不遑寝息。 2、在传统视野里,教授应该安贫乐道、兀兀穷年,以教书育人为天职。 3、她焚膏继晷,兀兀穷年,毕生躬耕二千万字,成就了名山事业,被*弯奉尊为“国宝”。 4、西方社会的吸毒现象,古已有之,兀兀秃秃。 5、黄庭坚在《醉落泊·陶陶兀兀》词中不禁叹道:“街头酒贱民声乐,寻常行处寻欢适”、“醉看檐雨森银竹”。 6、“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他如此形容自己的苦苦求索、精益求精的漫长学术岁月。 7、人各有志,但一个时代总需要一些拥抱理想的人,能够耐得住寂寞,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心向学问。 8、“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两盏燃烧了年的油灯终于耗尽了最后一滴膏油,顽强燃烧到最后一息。 9、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10、腾腾兀兀,何住何为?回首不逢,触目无对。 |
兀兀穷年造句 | 1、在艺术中,他刮垢磨光,兀兀穷年,树立了中国人现代油画创作的一个高峰。 2、“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两盏燃烧了90多年的油灯终于耗尽了最后一滴膏油,顽强燃烧到最后一息。 3、她焚膏继晷,兀兀穷年,毕生躬耕二千万字,成就了名山事业,被*弯奉尊为“国宝”。 4、在传统视野里,教授应该安贫乐道、兀兀穷年,以教书育人为天职。 5、他告诉我,为了完成这部书,兀兀穷年,终岁鲜欢,焚膏继晷,不遑寝息。 6、他兀兀穷年,在历史的幽暗深处,寻找着蒙尘的美和故事。 7、“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今天,两盏燃烧了90多年的油灯终于耗尽了最后一滴膏油,顽强燃烧到最后一息。 8、“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他如此形容自己苦苦求索、精益求精的漫长学术岁月。 9、无法忍受的结果,要么就是你离开,要么就是你兀兀穷年耗尽心血去争取一个“编制”的指标。 10、“焚膏继晷,兀兀穷年”,季羡林为学术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也经历了师友亲朋不在的孤寂和丢画事件的纷扰。 |
兀突造句 | 1、这兀突的是以清廉绿色自诩的民进党已丧失了自净力,最后的挣扎化作了完全麻木。 2、“造句浑脱,想象瑰丽”、“用字练句,兀突不群”。 3、我与她只能算作是萍水相逢,并没有深交,女人处事都是很慎重的,没有这样兀突地认别的男人做男朋友的道理的。 4、而如今外交部刻意将她定位为“**”分子,尽管是针对她到日本访问,踩踏了北京外交的红线,但毕竟也显得颇为兀突,虽然是有其战略布局考虑。 5、四,历史上不存在的,只出现在演义和小说中的人物也不讨论,如兀突骨,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高宠,陆文龙等。 6、岛的西南端有米福国家公园,奇峰兀突。 7、此峰紧傍峭壁,从深谷中兀突**,直冲云天,高米,峰端形如蛇首,峰腰略有粗细,似蛇身挺立,酷似巨蟒朝天猛窜,气势逼人,因而得名。 8、只要以不同深淺的青綠色營造層次感,就可避免兀突感覺。 9、我自己也不懂得何以这变迁来得这样的兀突?我在其它门户网站冲浪,没有人说过我是菜鸟。 10、自博望坡出道第一把火开始,再到火烧赤壁,及至云南爆烤兀突骨藤甲兵,诸葛亮用火的道法可谓犀利残忍。 |
兀坐造句 | 1、平淡无奇的树,树荫,人行横道。小小的商店冥然兀坐。 2、艾儿西多便在这万重火焰中,冥然兀坐,沉寂无言。 3、身体微微一振,龙成便是冥然兀坐,摒除杂念,根据杀破天记载的法诀,开始引导杀戮之气进入经脉,以固定的路线循环。 4、越是在九死一生的境地,人越不会想自己会死,谁会在火灾突发时候想到自己必死而会冥然兀坐而亡的?没有。 5、一道虚幻的灵魂冥然兀坐,只见其身边悬浮着一七彩火瓶,“天元长老,为我护法。 6、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归有光 7、 8、 9、 10、 |
兀鹰造句 | 1、兀鹰已经在绕着动物的尸体盘旋了。 2、与百鸟之王的兀鹰相比,南美的蜂鸟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3、单单那么一只兀鹰,便把天空旋成另一种样子。洛夫 4、兀鹰腾空,营巢峭壁,岂是出于你的命令? 5、这两只兀鹰将在我们的头顶之上一直盘旋到战争结束。 6、绘著独立星系邦联六角形的蓝白徽章,兀鹰机器人可以在很多战场上侵袭绝地和复制人飞行员,包括决定性的科罗森之役。 7、形容一种如雪山上的兀鹰般的鹰视虎步,纠纠不群。 8、美餐一顿之后,灰狐狸蹦蹦跳跳的跑开了,尸体则被兀鹰啄食干净。 9、同时也会吸引在周围盘旋的大兀鹰的注意。 10、一只黑猩猩加鹭鸶等于三只兀鹰的重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