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文学网

讹夺的意思

词语讹夺
解释【意思解释】〈书〉讹脱。
组成 - -
拼音 [é]  [duó] 
单字 [讹]:讹  (形声。从言,化声。字本作譮”。本义谣言) 同本义 譮,伪言也。--《说文》 字亦作讹” 民之讹言。--《诗·小雅·沔水》 讹言大水至。--《汉书·成帝纪》 又如讹言(谣言) 差错 讹 訛  讹诈 改变;感化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诗·小雅·无羊》 变化 式讹尔心。--《诗·小雅·节南山》 岁月迁讹,斯风渐笃。--《通志》 不 讹 è ①错误以~传~。 ②敲诈~人。 【讹传】错误的传说。 【讹误】(文字、记载)错误。 【讹音】错误的读音。 【讹诈】 ①假借某种理由向人强行索取财物或其他权益。 ②威胁恫吓。 讹é 1.虚假。 2.讹误;错谬。 3.怪异;怪诞。 4.妖言;谣言。 5.指徒歌;歌谣。 6.吓诈。 7.书法用语。 8.蛇的别名。 9.通"吪"。感化;改变。 10.通"吪"。行 动;移动。,● 讹(訛)é ㄜˊ◎ 错误:讹字。讹误(文字、记载错误)。讹谬。
[夺]:夺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同本义 夺,手持隹失之也。--《说文》 给夺慈仁。--《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 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勿夺农时。--《荀子·富国》 又如夺宗(始封的国君被尊为诸侯以后,除去原来宗子的名分);夺气(丧失了胆量和勇气);夺魄(精神丧失而无生气);夺胆(丧胆);夺彩(失出光彩) 强取 夺,取也。--《玉篇》 夺 duó ①强取。 ②争取得到~标。 ③使失去剥~。 ④做决定定~。 ⑤文字脱漏讹~。 【夺标】 ①争夺锦标;争当冠军。 ②夺到锦标;争得冠军。 【夺目】(光彩)耀眼。 夺duì 1.狭路。《礼记.檀弓下》"齐庄公击莒于夺,杞梁死焉。"郑玄注"隧﹑夺声相近,或为兑。"陈澔集说"隧,狭路也。"一说,地名。见《集韵.去夳》。,● 夺(奪)duó ㄉㄨㄛˊ◎ 抢,强取:抢夺。掠夺。巧取豪夺。强(
近义词
反义词

讹夺相关的词语

讹夺造句

讹夺相关的成语

讹以传讹把本来就是错误的东西妄加传播,越传越错。
讹以滋讹把本来错误的东西加以传播,越传越错。
以讹传讹以:拿,把;讹:谬误。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舛讹百出舛:错乱。讹:错误。错乱的地方很多。一般指书籍的写作或印制不精。
讹言惑众讹言:诈伪的话。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
课语讹言多嘴多舌,胡言乱语。
积讹成蠹指谬误积久,败坏人心。
豕虎传讹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同“豕亥鱼鲁”。
三言讹虎犹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兴讹造讪指造谣毁谤。
一差两讹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同“一差二错”。
鳌里夺尊犹言出类拔萃。
褒贬与夺与夺:给予或夺取。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
标情夺趣指传情逗趣。
暴取豪夺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璀璨夺目璀璨:美玉发光。光辉灿烂耀人眼睛。
篡党夺权篡夺党和国家的领导权。
扯鼓夺旗形容作战勇敢。
驰魂夺魄形容振撼心灵。
搀行夺市跨行业抢生意。比喻越权夺职。
篡位夺权篡:夺取,特指臣子夺取君位。夺取君主的位置及其权柄。
石赤不夺石质坚硬,丹砂色鲜红,均不可改变。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大节不夺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夺其谈经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夺眶而出眶:眼眶。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
夺门而出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猛然奋力冲开门出去。形容迫不及待。
夺人所好强夺别人所喜欢的人或物。
夺胎换骨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夺席谈经夺:强取;席:席位。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负乘斯夺指才德不称其职会招致祸患。
扼吭夺食扼:用力掐着;亢:咽喉。扼住喉咙,夺走吃的东西。比喻使人处于绝境。

讹夺相关的成语分类

讹夺相关的词语

讹舛【意思解释】〈书〉(文字)错误;舛误:校订粗疏,~甚多。
餩餩【意思解释】1.打嗝的声音。
饵术【意思解释】1.服食苍术。传说久服可以成仙。 2.指服药养身﹐修仙学道。
饵人【意思解释】1.当作食物给人吃。
耳闻目睹【意思解释】亲耳听到,亲眼看到:耳闻目睹,完全可靠|我在场,耳闻目睹了这一切。
饿莩【意思解释】也作“饿殍”。饿死的人:饿莩遍野|立望饿殍之满道。
厄瓜多尔【意思解释】南美洲西北部国家。临太平洋。北有赤道穿越,国名意即“赤道国”。面积2836万平方千米。人口1150万(1995年)。首都基多。安第斯山纵贯中部,东、西部为平原。热带气候。石油工业是经济命脉。世界最大的香蕉出口国。海虾养殖业发达。
俄国农奴制改革【意思解释】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农民反抗运动,农奴制日益暴露出其腐朽落后性,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更促进了反农奴制运动的高涨。沙皇政府被迫于1861年3月发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民有人身自由;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获得份地要缴纳高额赎金。改革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
蛾类【意思解释】昆虫纲鳞翅目一类昆虫的通称。属完全变态昆虫。成虫触角有鞭状、丝状、羽状、纺锤状等,因种而异。有单眼,腹部宽阔。常夜间飞行,静止时四翅平放。蛹常具茧。幼虫体表有毛,多为植食性。如麦蛾、菜蛾、夜蛾、天蛾等。
鰪鳉【意思解释】1.鱼名。鳑魮鲫。
鳄溪【意思解释】1.在广东省潮州市东北。一名恶溪,又名意溪。相传唐韩愈作《鳄鱼文》驱逐鳄鱼之溪即指此。
鳄海【意思解释】1.亦作"鳄海"。 2.指有鳄鱼出没的海滨。
恩泽侯【意思解释】1.指出于皇帝私恩而获封为侯爵者,如帝舅后父等。《汉书》有《外戚恩泽侯表》。
恩泽【意思解释】称帝王或官吏给予臣民的恩惠。
恩同再造【意思解释】形容恩惠极大,如同重新给予生命。
恩师【意思解释】称对自己有恩情的师傅或老师。
恩人【意思解释】对自己有大恩的人:救命~。

讹夺相关的成语补全

讹夺相关的成语接龙

讹夺相关的标签

讹夺相关的句子

讹夺其他造句

讹误造句1、他抄写原文时很粗心,以致出现讹误。
2、该书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又出现了不少讹误。
3、中国文字颇多笔画近似,因而在书写上经常造成鲁鱼亥豕的讹误。
4、另外笔者重点对班昭的生卒年作了辨正,以较为充分的证据,纠正了前贤讹误之处。
5、副本毫无讹误。
6、但现在的四种版本讹误在所难免。
7、使讹误改变其最初形式
8、这稿子由于讹误太多,以致有的部分意义不明。
9、对这些字词进行考证,有益于解读和利用此类文献,补正相关文献中的讹误或脱漏之处。
10、使用冗余可以使其讹误影响减缩到任意小的程度。
以讹造句1、再比如,金石著目或考证之类大多以文献证文献,依赖于古籍著录,没有实物上的实证,因此往往真赝错出,以讹传讹,存在不少错缪。
2、报刊上使用的语言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
3、能看前身与未来,这只不过是以讹传讹,夸大其词的说法。
4、这块石头原只是块石敢当,不知为何以讹传讹,变成了具有神力的石头公。
5、而后世则以讹传讹,将无作有,劝善不足,导欺有余。
6、近来报纸喧腾一时的影星绯闻事件,原来是以讹传讹,根本就是误会一场。
7、石锋一路上遇到过几次哄闹抢夺,也曾参与几次,不过都是空穴来风,以讹传讹,最后毫无所得。
8、人们就这样以讹传讹,把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江湖医生吹捧成能普救众生的活菩萨。
9、有些人读不准字音不去查字典,而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别人怎样读,自己就跟着学,结果是以讹传讹,一错再错。
10、一年多来,论坛里多了真实的声音,少了以讹传讹;多了理性的声音,少了偏激之词;多了负责的声音,少了主观随意。
讹谬造句1、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
2、许多开拓者都以为所有的异常都是讹谬。
3、书籍中经常会有某个因排字错误而造成讹谬。
4、我不关怀你的所作所为是准确的还是讹谬的,我只是要你懂得,只有我有权利作出定夺,因为我是教父,唯有我的死亡能抵赖它。
5、书籍中经常会有某个因排字错误而造成讹谬。
6、这些抄本对内容进行了任意更移删除,脱衍讹谬较多。
7、语法讹谬,不可分辨的号召。这可能是号召行过长。
8、只有当他曾经说出那个字后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大讹谬。
9、然而代深年远,其或字画讹谬,句读乖舛,有之不得,一概非议,毁誉四方,博识师德,善加考证诠次,申送教门改正刊行,犹为善果之一助也。
10、今欲厘正讹谬,舍名取实,而卿曹犹以崔民幹为第一,是轻我官爵而徇流俗之情也。
讹脱造句1、修订本改正原点校本破读之处,纠正讹脱衍倒。
2、全书气韵贯通,字体和墨色前后一致,无错讹脱漏,显示了明代抄本的风格和抄书家的功力。
3、因为我水平有限,文中肯定多有讹脱,让大家见笑了。
4、古代科举分房阅卷,从此之后,再无《仪礼》之房,因此,诵习《仪礼》的学者寥若晨星,《仪礼》屡经翻刻,讹脱衍倒之处在在多有,但由于诵习者少,很少有人问津。
5、今岁夏秋之间,浙中时疫俗名吊脚痧,亦颇类此,爰急重梓,以广流传,至原抄本内字画容有一二讹脱之处,无以考证,姑仍其旧,以俟知者。
6、把创作权给了文姬,但原文无讹脱之迹,是错的。
7、
8、
9、
10、
讹称造句1、当中国人,偷蒙古历史讹称蒙古帝国是中国元朝。
2、冒充中国电信工作人员,讹称固话用户异地电话“欠费”,从而实施诈骗的骗局看来是愈演愈烈了。
3、事后她疑掩饰罪行,向亲友及警方编构事发经过,包括讹称丈夫赌马跟人争执被殴,以及站上矮凳贴挥春时堕地受伤。
4、该**集团是美国警方去年捣毁的纽约最大型和收费最贵的一家。戴维斯称,她通常开单据讹称收费是“计算机顾问费”、“建筑费”等。
5、诈骗集团近日讹称在峨嵋山发现宝藏,正觅有缘人集资开挖。
6、在信仰上,讹称信耶稣能快速得到财富和健康之类的异端邪说,仍能吸引大批跟随者。
7、阿超阿霸向陆谦覆命,讹称已杀林冲,却为陆谦识穿,高俅决派陆谦亲往沧州杀林冲。
8、戴维斯称,她通常开单据讹称收费是"计算机顾问费"、"建筑费"等。
9、
10、
定夺造句1、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
2、肃静,这里是学校,不是吵架的地方,既然张不凡不赞成刘德凯,那你们演讲,然后我们定夺怎么样。
3、弟子的选派,依循往次惯例,由内门弟子较艺筛选产生,由掌门最后定夺。
4、看着许岚婀娜多姿的背影,于小双心中有了定夺,朝着远处的许岚大步奔去。
5、天宁,带你儿子下去治疗吧,一切等我孙儿世雄回来再行定夺!
6、风尘开始在屋中来回走动,心中难以定夺,如果通过皓月的介绍,成为神武宗的一名药师,或许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7、玄天深受白狼族的拥戴,年老体衰的父王徒有其名,实际上玄天已经掌握大权,白狼族里的事情由他定夺。
8、我吃什么药由医生定夺。
9、先给我做顿好吃的,等老爹我吃好了再做定夺!
10、仙友这般热忱,本是无甚干碍,只是我亦只是客居碧落宗一别院之中,且容我与此间主人家商议之后再作定夺。
夺宝造句1、每当我看一遍夺宝奇兵的时候,我都能注意到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比如你以为是剪辑过的场景其实只是一个镜头移动拍摄而成。
2、资深手机网游设计师,曾任移动梦网平台文字网络游戏夺宝中华运营策划。
3、玩家将手持Itouch进行角色扮演,诸如千王之王、黑客、爆破手等等潜入这座赌场,展开一场夺宝行动。
4、在本届中国TOP排行榜中入围“最佳女歌手”的金莎和入围“最佳创作新人”的林宇中作为活动的寻宝领袖,带领在场观众演绎了一场有惊无险的夺宝之战。
5、白衣青年屏声息气的道:“老头,明天不是动身去‘夺宝’吗?”。
6、在夺宝奇兵这部电影中,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本应该要更加注意这个飞行场景的。
7、对我来说,斯皮尔伯格事业的巅峰正是夺宝奇兵。作为一个电影制作者,我经常关注电影技术。
8、你是说如果让修为比我高的知道我手里有一件法宝,他们会不惜代价杀人夺宝?
9、就因为你已经付了十块钱去看夺宝奇兵不代表你就非要看完它。
10、就像夺宝奇兵之圣战奇兵的印第安纳琼斯所说:悔悟的人会达成。
夺权造句1、上述各种情形都表现为,被剥夺权利的群体利用他们有限的自由,争取让本应属于他们的基本权利得到法律承认。
2、事后我得到确切消息,当时的公安部部长谢富治,为了讨好正在企图篡党夺权的江青,还下条子要枪决我。
3、但在修订过程中,‘四人帮’横加干扰和破坏,妄图使《辞海》为他们篡党夺权的阴谋服务。
4、这么多年下来,别人也知道烂红眼的后台硬正,从来也没有要夺权的意思。
5、当然,光绪没有夺权的想法,他主要是怕亡国,认为列强瓜分的危险就在眼前,“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所以迫切要改革。
6、伯恩施坦误解了恩格斯晚年关于和平改良与武装夺权的思想。
7、慈禧夺权后,就将光绪皇帝幽禁在瀛台。
8、革委会组织全县干部群众批判**反革命集团篡党夺权罪行。
9、靳准隐忍不发,暗中夺权,利用二女说动刘粲尽诛自已兄弟,计济南王刘骥、上洛王刘景、齐王刘励、昌国公刘凯、吴王刘逞。
10、一些人就对他的权威很不满,朝圣者中的一些元老派成员则认为他是个无耻之徒,一个篡位夺权者。
夺走造句1、例如曼彻斯特联队在三个月前被巴塞罗那轻取并夺走冠军。
2、深夜,一场车祸夺走了著名演员牛振华的生命,西直门外大街白石桥成了他生命的终点,他毕生追求的喜剧事业也因这出“醉”后悲剧画上了休止符。
3、在意大利,跟在别处一样,电视严重影响了电影市场,夺走了大批观众。
4、然后,赵高耍阴谋杀死了宰相,夺走了他的官位。
5、夺走闲暇,丘比特的箭就会折断。奥维德
6、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全部魅力。卢梭
7、洪水夺走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8、西面是吾必奎的老巢元谋县,南面的禄丰县前年初被吾必奎夺走,东面是黔宁王的崇明州和安国雄的沾益城,北面是水西土司安位的东川府。
9、每张长凳的下面有一个注满生命之水的波光粼粼的水池,见证了从我们身边被夺走的生命,寄托着我们心中对他们永久的铭记。
10、战争夺走了许多无辜妇女和儿童的生命。
抢夺造句1、在机会的世界里,没有太多的机会可以争取,如果你真的想成功,你一定要掌握并保护自己的机会,更要设法抢夺别人的机会。洛克菲勒
2、“飞车抢夺”并非都应当以抢夺罪论处,有的是应当定为抢劫罪的。
3、在诈骗罪与近似罪界限方面,主要涉及到诈骗罪与盗窃罪、抢夺罪、赌博罪的区分。
4、几个歹徒公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夺财物。
5、小偷试图抢夺那妇女的钱包。
6、当公牛和他手下抢夺工资后,基尔追踪他们。
7、诗过路的人、都抢夺他。他成为邻邦的羞辱。
8、他和他的绿林好汉们抢夺途经舍伍德森林的有钱的游客。
9、其中包含抢夺犯罪之盛行率、害恐惧感等,并进一步描绘民众对该一犯罪型态之亲身感受;再由民众被抢的切身经验之中,归纳抢夺犯罪之情境相关因素,以及被害者之个人特质。
10、克利夫试图去抢夺时也被电流击倒在地,他后来恢复了健康。
凿壁文学网
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